大放厥詞用來指大發議論。
拼音:dà fàng jué cí。
釋義: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出處: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辭;富貴無能;磨滅誰記?”後人根據這篇文章剪裁出“大放厥詞”這則成語。
近義詞:大放厥辭、說長道短、大發議論。
反義詞:默默無言、緘口結舌。
用法:“大放厥詞”用於形容大發議論。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主語、謂語,用於書面語,含貶義。
大放厥詞的造句賞析
1、在未清楚事情真象之前,憑著壹孔之見大放厥詞,常會臆測錯誤的。
2、凱文痛斥喬只是壹個跛足呆板的暢銷品,甚至大放厥詞說自己“隨隨便便找份工作都比妳站的直”。
3、她大放厥詞,小題大做,只不過是為了藏形匿影,掩人耳目罷了。
4、這並非反對個人的言論自由,只是在反對有些人不經過大腦就愛大放厥詞。
5、國誠發現自己壹口道破王承恩身份後,這太監對自己就有了幾分警惕,這讓他心中叫苦不叠,都怪自己直口快,仗著自己了解壹些明史就大放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