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是有13個成語,分別是三顧茅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危急存亡、臨危受命、計日可待、引喻失義、陟罰臧否、咨諏善道、裨補闕漏、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雲。
1、三顧茅廬[sān gù máo lú]?
釋義: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去南陽郡鄧縣隆中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白話文:“先帝不嫌我卑微,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廬來拜訪我。”
2、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
釋義:本意是自暴自棄,後來也引申為過分看輕自己。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白話文:“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壹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盡忠進諫的道路。”
3、作奸犯科[zuò jiān fàn kē]?
釋義:為非作歹,觸犯法令;指幹違法亂紀的事。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白話文:“如果有作奸犯科以及做好事的人,應當交給各主管部門決定對他們的懲罰和獎賞。”
4、危急存亡[wēi jí cún wáng]
釋義:謂情勢危險急迫,關系到生存或滅亡。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白話文:“現在天下三分,益州疲憊,這真正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鍵時刻啊。”
5、臨危受命[lín wēi shòu mìng]
釋義:意思是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白話文:“受任於敗軍之際,在危難之中奉行使命。”
6、計日可待[jì rì kě dài]?
釋義:意思是指為期不遠。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白話文:“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幹而且能以死報國的臣子,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麽漢室的興盛,就指日可待了。”
7、引喻失義[yǐn yù shī yì]?
釋義:指比喻不恰當。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白話文:“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壹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盡忠進諫的道路。”
8、陟罰臧否[zhì fá zāng pǐ]?
釋義:泛指對下級的獎罰或提拔,賞罰褒貶。
文中原句:《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宮中府中,俱為壹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白話文:“宮中府中,都是壹個整體,對他們提升、懲罰、表揚、批評,不應當有差別。”
9、裨補闕漏[bì bǔ quē lòu]
釋義:裨:增益。闕:通“缺”。缺點。闕漏:缺失、遺漏。補救缺點和疏漏。
文中原句:《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白話文:“壹定能彌補缺漏,得到更多的好處。”
10、咨諏善道[zī zōu shàn dào]
釋義:詢問(治國的)好道理。
文中原句:《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白話文:“陛下也應該自己謀劃,向他們詢問治國的正確道理,認識、采納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命。”
11、斟酌損益[zhēn zhuó sǔn yì]?
釋義:斟酌:考慮;損:減少;益:增加。仔細考慮,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文中原句:《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白話文:“至於斟酌損益,毫無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誠的建議,就是郭攸之、費、董允的責任了。”
12、感激涕零[gǎn jī tì líng]?
釋義:是因感激而流淚,形容極度感激。感激得掉下眼淚。來形容極為感動的樣子。
文中原句:《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白話文:現在即將遠離,壹邊寫表,壹邊流淚,真不知該說些什麽。
13、不知所雲[bù zhī suǒ yún]?
釋義:形容感情激動;語無倫次。
文中原句: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白話文:壹邊寫表,壹邊流淚,真不知該說些什麽。
百度百科-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