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成語解釋: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釋:解除。
成語出處: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
2.沈湎酒色
拼音:
chén miǎn jiǔ sè
成語解釋:
沈溺於酒和女人中間。形容對於美酒和女色過於放縱,毫無節制。
沈湎:沈迷。
成語出處:
《尚書·泰誓上》:“沈湎酒色,敢行暴虐。”
3.酒食征逐
拼音:
jiǔ shí zhēng zhú
成語解釋:
指酒肉朋友以吃喝交往。
征:召喚;
逐:追隨。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今夫平居裏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
4.醇酒婦人
拼音:
chún jiǔ fù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頹廢腐化的生活。
醇酒:味厚的酒。
成語出處:
《史記·魏公子列傳》:“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例句:
蔡鍔軟禁京都,正具醇酒婦人計策,破掉那袁政府的疑心。(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十壹回)
5.對酒當歌
拼音:
duì jiǔ dāng gē
成語解釋:
對著酒應該放聲高唱。原意是人生時間有限,應該有所作為。後也用來指及時行樂。
成語出處:
漢·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例句:盡都是把手為話,對酒當歌,鄭州浪漢委實多。(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
6.杯酒言歡
拼音:
bēi jiǔ yán huān
成語解釋:
相聚飲酒,歡快地交談。
7.狗惡酒酸
拼音:
gǒu è jiǔ suān
成語解釋:
比喻環境險惡,使人裹足不前。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長,然至酒酸而不售。問裏人其故,裏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輒迎而齧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8.酒食地獄
拼音:
jiǔ shí dì yù
成語解釋:陷入終日為酒食應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成語出處:
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三:“東坡倅杭,不勝杯酌……疲於應接,乃號杭倅為酒食地獄。”
9.鬥酒百篇
拼音:
dǒu jiǔ bǎi piān
成語解釋:
飲壹鬥酒,作百篇詩。形容才思敏捷。
成語出處: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例句:
房師孫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後所作與醒時無異,館閣諸公以為鬥酒百篇之亞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壹)
10.金釵換酒
拼音:
jīn chāi huàn jiǔ
成語解釋:
形容貧窮潦倒,落魄失意。
成語出處:
唐·元稹《三遣悲懷》詩之壹:“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