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駒過隙[?bái jū guò xì?]
釋義: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壹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2、
百代過客[?bǎi dài guò kè?]
釋義:指時間永遠流逝。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直逆旅也;光陰者,百代直過客也。”
3、
阪上走丸[?bǎn shàng zǒu wán?]
釋義:阪:斜坡;丸:彈丸。象在斜坡上滾彈丸。比喻形勢發展迅速或工作進行順利。
出處:《漢書·蒯通傳》:“邊城皆將相告曰:‘範陽令先下而身富貴’,必相率而降,猶如阪上走丸也。”
4、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
釋義: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
出處:宋·黃榦《黃勉齋文集》卷四:“戒懼謹獨,不待勉強,不假思索,只是壹念之間,此意便在。”
5、
尺壁寸陰[?chǐ bì cùn yīn?]
釋義: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壹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6、
喘息未定[?chuǎn xī wèi dìng?]
釋義:急促的呼吸還沒有平穩下來。指還沒有休息、恢復的時間。喘息:呼吸急促。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七十七回:“方才進步,喘息未定,只見前面塵起,叫殺連天。”
7、
窗間過馬[?chuāng jiān guò mǎ?]
釋義: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元·吳弘道《醉高歌·嘆世》曲:“風塵天外飛沙,日月窗間過馬。風俗掃地傷王化,誰正人倫大雅。”
8、
旦夕之間[?dàn xī zhī jiān?]
釋義: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出處: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壹時紉,便作旦夕間。”
9、
電光石火[?diàn guāng shí huǒ?]
釋義: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壹樣壹瞬間就消逝。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10、
鬥轉星移[?dǒu zhuǎn xīng yí?]
釋義:星鬥變動位置。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
出處: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直睡的陵遷谷變,石爛松枯,鬥轉星移。”
11、
度日如年[?dù rì rú nián?]
釋義:過壹天象過壹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出處:宋·柳永《戚氏》:“孤館度日如年。”
12、
咄嗟立辦[?duō jiē lì bàn?]
釋義:咄嗟:壹呼壹諾之間,形容時間短。比喻馬上就辦到。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13、
咄嗟之間[?duō jiē zhī jiān?]
釋義:壹呼壹諾之間,表示時間極短。
出處:梁啟超《管子傳》第六章:“夫以區區五千萬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間,可以出能戰之兵數十萬。”
14、
飛針走線[?fēi zhēn zǒu xiàn?]
釋義:走:跑。形容縫紉技術非常熟練。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壹回:“這人姓侯,名健,祖居洪都人氏。做得第壹手裁縫,端的是飛針走線。”
15、
風馳電掣[?fēng chí diàn chè?]
釋義:馳:奔跑;掣:閃過。形容非常迅速,象風吹電閃壹樣。
出處:《六韜·龍韜·王翼》:“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16、
浮雲朝露[?fú yún zhāo lù?]
釋義:漂浮的雲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處:《周書·蕭大圜傳》:“人生若浮雲朝露,寧俟長繩第景,實不願之。”
17、
俯仰之間[?fǔ yǎng zhī jiān?]
釋義:壹低頭,壹擡頭的工夫。形容時間極短。
出處:《漢書·晁錯傳》:“以大為小,以強為弱,在俯仰之間耳。”
18、
匪朝伊夕[?fěi cháo yī xī?]
釋義:①不止壹日。②非晨即夕。極言時間之短。
出處:《周書·文帝紀上》:“今若召悅授以內官,臣列旆東轅,匪朝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