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亂說的四字詞語

形容亂說的四字詞語

胡說八道 [hú shuō bā dào]

胡說八道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是hú shuō bā dào,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亦指胡僧。 後來"胡人來說八道經"就指人沒根據的瞎吹亂侃。人們常把不負責任地亂說壹氣,稱之為胡說八道。

中文名

胡說八道

外文名

talk rubbish

漢語拼音

hú shuō bā dào

本義

"胡人來說八道經"

引申義

沒根據的瞎吹亂侃,不負責地亂說

近義詞

胡言亂語、信口開河、胡說亂道

反義詞

引經據典、有憑有據、言必有據

基本解釋

拼音:hú shuō bā dào

釋義:對壹個事物做沒有依據或沒有道理地說話。

語出:宋·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秘魔巖主擎個義兒,胡說亂道,遂將壹摑成齏粉,散在十方世界。”

示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八回:“妳那曾見《素問》、《難經》、《本草》、《脈訣》,是甚般章句,怎生註解,就這等胡說八道,會什麽懸絲診脈!”

為了造語驚人,對仗工穩起見,有些文豪們簡直不恤胡說八道的。(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

近義詞:胡言亂語、瞎三話四、顛三倒四、天花亂墜、口不擇言、輕諾寡言、信口開河、信口雌黃、壹簧兩舌、語無倫次、言三語四。

反義詞:引經據典、有憑有據、言必有據。

由來

胡說八道是指胡僧(少數民族的僧人)向世人宣說佛陀的“八正道”。

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胡說”壹詞始於東晉之後,這時候,居住在西北的主要有匈奴、鮮卑等民族。胡人說話中原人聽不懂,因此,中原人把他們的話叫胡說。八道,即八正道,壹稱八聖道;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壹類。它主要論述通向涅磐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而聽不懂佛法,又看不懂佛文的人,把胡人講解佛經說成是“胡說八道”。故後世以“胡說”、“胡說八道”、“壹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

釋義

人們常把不負責任地亂說壹氣,稱之為胡說八道。他的引申含義有二條,壹是胡人在說佛之八聖道。簡稱胡說八道。引申含義之二,胡人在講中華人之八正道不甚了解,沐猴而冠。簡稱胡說八道。

其實,這句成語也源淵於道教。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老與得道成仙,但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八個階段,也就是八道。哪八道呢? 壹為入道,進入道門;二為學道,學習修道的理論和方法;三為訪道,對道的研修要請高道大德加以指點,四為修道,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五為得道,通過修行、參悟,自己的道行日益高深;六為傳道,有了道行,不僅要個人修持還要普渡眾生進行傳道;七為了道,通過上述修道的過程妳終於得道脫胎換骨完成了修道的過程,八為成道,也就是升入天界成為神仙了。

佛教八正道

第壹:正見 謂人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名正見。

第二:正思維 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

第三:正語 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壹切虛妄不實之語,是為正語。

第四:正業 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住於清凈正業,斷除壹切邪妄之行,是謂正業。

第五:正命 謂出家之人,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假若因緣不具足,寧可心出家而身沒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發揮生命的功能,成為正信的在家居士,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沒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無法自立,反而破壞了佛法,這就是壹種邪命。

第六、正精進 “正”就是不偏邪。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壹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精進。

第七、正念 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進止涅槃,是名正念。

第八、正定 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