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次而卒”是壹句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年》。意思是等到下壹次再去做,結果卻錯過了時機,事情沒有完成。其中,“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夫韓宣子。當時,韓宣子想要攻打齊國,但他聽信了讒言,認為齊國內部有矛盾,可以趁機進攻。於是他決定等待下壹次齊國內部的紛爭,再發動進攻。但是,他等待已經解決,韓宣子的計劃也就失敗了。
因此,“待次而卒”這個成語就形容了人們在等待下壹次機會時,要註意把握時機,不要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