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名不虛傳的意思解釋

名不虛傳的意思解釋

名不虛傳的意思解釋: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合,不是虛假的;確實很好,不是空有虛名,真實。

名不虛傳(拼音:míng bù xū chuán)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遊俠列傳》。“名不虛傳”的原義是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合,不是虛假的;確實很好,不是空有虛名,真實;在句子中可充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故事:漢武帝時,有壹個名叫郭解的俠士。他身材矮小、貌不驚人,卻愛好行俠仗義。年青時曾不惜性命為朋友報仇,還做過藏命作奸、鑄錢掘冢的事情。後來他意識到這種做法不對,於是決定痛改前非,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人們對他的看法也漸漸改觀了。

郭解處世恭儉,在本縣從不乘車,到鄰郡請求別人,也從不會強求。他在當地的名望越來越高,壹些賢豪和他也常有往來。郭解曾有壹個外甥,在與人喝酒時,仗勢欺人,強行灌酒。對方壹怒之下將他殺死,郭解的姐姐既生氣又難過,將自己的兒子陳屍街頭,想借此羞辱郭解。

兇手自己回來將實情告訴了郭解。郭解認為是自己的外甥有錯在先,不僅沒有加罪於他,還將他放走了。郭解如此公正深得大家敬重,依附於他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壹年,漢武帝欲將豪富遷徙到茂陵以便控制。郭解雖家貧,卻也在遷徙之列。

不久,朝廷下令捕捉郭解,因為他與壹起殺人案件有關聯。辦案人前來調查時,郭解的門客齊口稱譽,辦案人於是回報武帝,說郭解無罪。禦史大夫公孫弘說:“郭解雖然不知是誰殺了人,但他身為布衣任俠行權,以小冤小仇殺人,這罪更重於他親自殺人,當屬大逆不道。”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他們個人的行為符合道義,廉潔而有退讓的精神,有值得稱贊的地方他們的名聲並非虛假地樹立起來的,我哀傷世俗之人不能明察這其中的真意,卻錯誤地把朱家和郭解等人與暴虐豪強之流的人視為同類,壹樣地加以嘲笑。”

成語寓意

正如司馬遷所說郭解被改過自新,被人認可,最後卻因從前的事被冤枉,被全家被誅。所引申出來的成語“名不虛傳”,放在社會中,只有表裏如壹的人,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徒有虛名之人,無論怎麽偽裝,終將會被人識破。“名不虛傳”在句子中可充謂語、定語;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含褒義。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