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烏有是出自漢·司馬相如《子虛賦》。
漢·司馬相如著《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子虛和烏有是漢代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裏虛構的人物,講的是子虛跟無有兩個人互相吹噓自己國家有多少強大,但是實際上都是假的。子虛烏有指的是不存在不真實的事情。
成語故事:
司馬相如,字長卿,因為仰慕戰國時代的藺相如,所以自名相如。司馬相如少年時代就愛讀書,文章寫得很漂亮。司馬相如寫《子虛賦》時,名聲還不很大。他的《子虛賦》是描寫遊獵的事情。漢武帝愛好遊獵,讀了這篇文章,十分贊賞,以為是前朝名人的傑作,嘆道:“可惜我不能和這位大作家生在同壹個時代,沒法見他。”
有個人名叫楊得意,是漢武帝的壹個小官吏,他見漢武帝如此贊賞《子虛賦》,便說:“這篇文章是我的同鄉司馬相如寫的。”漢武帝又驚又喜,便立即傳令召見。司馬相如見漢武帝如此欣賞這篇文章,便說道:“《子虛賦》寫得不過是諸侯的遊獵活動,算不了什麽;要是寫起天子的遊獵來,那就更可觀了。”
漢武帝非常高興,請他再寫,並且給了他官職。司馬相如後來又獻上了《上林賦》,還上過《諫獵疏》,勸漢武帝不要過分醉心於危險的遊獵活動,並且認為這種活動,浪費庫財,影響國事,沒有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