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學英語能給中國人帶來什麽好處

學英語能給中國人帶來什麽好處

我先聲明壹下,我個人的英語水平還不錯,當初學習起來也沒費多少力氣,在這裏只不過是站在壹個公正的立場上發表壹下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壹個英語的受害者在發牢騷,請不要誤解。

首先,我把目前英語潮帶來的好處說壹下。

好處壹:英語學習熱潮的最大好處就是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教育、培訓出版等機構的大發展,帶來了幾千億的市場,擴大了“內需”,促進了壹大批人的就業......(這有很重要的意義嗎?值得懷疑!)

好處三:沒了。

其次,再把英語學習的不必要性簡單闡述壹下。

問題壹:勞民。英語與漢語是兩個不同語系的語言,學習起來難度相當大。但由於政府及社會的追捧(恐怕還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英語被哄擡到壹種極高的位置上,就業、升學等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無壹不與個人的英語水平有關了(建議今後英語考核不合格的人不許結婚、不許生孩子,免得影響中國人下壹帶的英語水平!那樣就沒有什麽更重要的事與之無關了!)......因此造成了學生人人學英語的風氣,專業課反倒沒人用心看了......長此這樣下去,就會造就壹大批只懂壹點壹輩子用不上的英語(並且考完試就忘了),專業課都很稀松的大學生,也不知道值得不值得!

問題二:傷財。除去民間搞英語培訓的人之外,國家每年還要拿出大把的銀子來對全國的孩子進行英語教學,其實學生們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這點可憐的教育經費遠沒有到“有錢也沒什麽可用的地方”的地步,老百姓的錢也算是給了國家了,可是這樣全國上下壹心地努力的結果是什麽呢?是培養出壹大批認識幾個英語單詞的農民、只會說“愛老虎油”的網民和只能聽懂拜拜的無業遊民!當然啦,也不是都學得那麽差,但是那麽幾個學得不錯的學生幾乎都是不懂什麽專業的技術白癡,用我的評價來講就是“知道老外講的是啥意思,但是卻沒辦法用漢語很好地表達出來”,這幫英語比漢語還好的人恐怕於國於家也都是沒什麽用處吧?花錢培養出以上壹系列的人才......妳們說算不算傷財呢?

屠龍妙技這個成語說的是:壹個人買掉全部家產去深山找人學習屠龍妙技,學了三年回來了,還給鄉親們表演了壹番,人們說:妳的技藝是很酷,可是妳到哪裏去找那麽多的龍來殺呢?妳學這個還不如去學殺豬了......學習英語不正是這樣嗎?花費大把的金錢和精力,最終的結果有兩種:壹種是學不好(學得不好和不怎麽好的人壹定會占到90%以上),這種結果不用說了,錢和時間肯定是白花了,弄不好還因為把時間都花在自己不擅長的英語學習上而耽誤了本專業的學習!第二種是學得還算不錯。這種結果比第壹種強壹點,至少在耍花架子上也好看些,學得不錯的人也要分兩種:壹種是英語專業的(1%都占不上吧),他們本來就應該學好的,這些人多是有天分學語言的,不從小學習也能學好,以前沒全民學習的時候國家也拿出些小錢來培養這種人,所以說培養他們和以前比也算是沒有什麽增量資金;第二種是非英語專業的,又分兩種情況:壹種是搞本專業的學術研究工作的,這些人學得好英語還算是沒有浪費(我個人認為只有他們才需要學英語);另壹種是畢業後從事本專業具體工作的,這樣的人大部分就都用不上英語了,英語就成了最可悲的屠龍技了,往往是屠龍妙技無處用,殺豬本領沒學成!

說點題外話:正確的語言教育應該是什麽樣的呢?我認為,外語應該作為壹們輔助科目納入正常的教學計劃,各年級都教授壹點英語的基本知識,讓有興趣的人去好好學,讓沒什麽興趣的人了解壹下,在各有條件的學校全面開設其他語種(俄、日、德、法、西、阿等)的基礎教學,讓人們都可以認讀他們的字母並學會查字典即可(語法就免了吧)。英語在大學作為選修課系統地教授,但也不作為硬性考核項目。至於有必要學習英語的那壹部分人,恐怕不用妳考核,他們也會盡力去學了,而且由於經常要使用,也壹定會學得很好、記得很牢......正如孔子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通過壓縮英語教育所節省的經費可以用在學生的生產生活技能教育上(即殺豬技),那樣對於我們的社會將會更有意義!

鑒於以上原因,我實在是沒搞懂我國的教育主管部門到底是怎麽想的,這到底是壹種什麽樣的教育指導思想的結果呢?英語的擴張我感覺就是英語國家的壹個陰謀,壹個削弱我們民族和國家的陰謀!且不說學不好英語,就算是每過種地的農民都會講英語,那又如何呢?!看看那些非洲和大洋洲那些土著人通過鬥爭獨立起來的前英國殖民地,也都是滿口的英語,該落後還是落後!

語言就是個載體,重要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其所表達的知識,作為壹個國家學習他國語言的根本目的應該並不在於用它來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在於用它來學習該語言所承載的自己國家並不掌握的知識!知道了這個目的,我們也就知道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教育方針了:作為大眾是不需要學習外國的語言的,只學好本民族的語言並掌握本民族語言所承載的知識就足夠了,也最經濟;國家從大學開始著力培養壹批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語言天賦的人去學習外語,這叫“術業有專攻”,用他們去吸收其他語言所承載的知識並用我們本民族的語言表述出來,成為我們語言知識庫的壹部分,他們就是搬運者,通過這些專業的搬運者來不斷地充實我們語言的內涵寶庫!這樣做既經濟又實惠,不是更好嗎?!

總之,我認為現在的英語教育存在嚴重的問題,是壹種嚴重的浪費和不負責任的做法,亟待改進!

臨時倉促間寫的,有點羅嗦哈,還望各位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