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四字詞語如下:
1、宋玉東墻。
釋義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出處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壹分則太長,減之壹分則太短 ;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壹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2、屢變星霜。
釋義表示歲月更換。
出處唐·高適《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星霜屢移,書奏仍闕。”
3、霞姿月韻。
釋義指俊美清雅的儀態和風度。
出處程羽文《鴛鴦牒》:張惠連霞姿月韻,春夢樓高。
4、米珠薪桂。
釋義米貴得像珍珠,柴貴得像桂木。形容物價高得出奇,人民生活極其困難。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
5、自相魚肉。
釋義意思是當作魚肉壹般任意宰割。
出處《晉書·劉元海載記》:“今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此天厭晉,授之與我。”
成語故事晉朝時期,匈奴人劉淵見晉惠帝司馬衷的八個親王發生互相殘殺,就在左賢王劉宣和將領的慫恿下,自己稱帝。晉惠帝被祁弘趕到洛陽,劉宣阻止劉淵援救,認為司馬父子兄弟自相魚肉,可以乘機消滅他們,於是遷都平陽,準備進軍洛陽。
6、白飯青芻。
釋義白飯供客,青草餵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出處唐·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禦詩》:“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宋·辛棄疾《行香子》詞:“白飯青芻chú。赤腳長須。客來時、酒盡重沽。”
7、紆余為妍。
釋義有才氣的人態度從容大方。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yū 余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8、無遠弗屆。
釋義指不管多遠之處,沒有達不到的。
出處《尚書·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弗屆。
9、五經掃地。
釋義意思是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舊時也指聖人之道泯滅。
出處《新唐書·祝欽明傳》:“帝與群臣宴,欽明自言能《八風舞》,帝許之。欽明體肥醜,據地搖頭睆目,左右顧眄,帝大笑。吏部侍郎盧藏用嘆曰:是舉《五經》掃地矣。”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皇帝召集群臣宴飲,國子監察酒祝欽明說自己會跳八風舞,皇帝即刻讓他表演助興。祝欽明身體肥胖,跳舞醜態百出,時而頭點地,時而做鬼臉,皇帝大笑。侍郎盧藏用評論說:祝公五經掃地,褻瀆文明。
10、壹接如舊。
釋義猶言壹見如故。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壹般。
出處宋·範仲淹《天章閣待制王公墓誌銘》:“余走塵土時,公壹接如舊,以道義淡交者有年矣。”
11、夫負妻戴。
釋義夫妻遠徙避世,不慕榮利。
出處《列女傳·楚接輿妻》:相傳春秋時,楚狂接輿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請為治淮南。接輿笑而不應。其妻以為君命不從非忠,從之又違義。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纴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楚狂接輿躬耕而食。楚王派人請他出任淮南長官,接輿笑而不應。他的妻子認為不遵從君命是不忠,遵從了又違義。於是楚狂接輿背負釜甑,他的妻子頭頂織布的器具,變名易姓遠走他鄉,不知所終。
12、水宿山行。
釋義意思是日行於山。形容長途跋涉。
出處唐·李嘉佑《送從弟永任饒州錄事參軍》詩:“壹官萬裏向豐溪,水宿山行魚浦西。”
13、寒木春華。
釋義意思是寒木不雕,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
14、遊魚出聽。
釋義指水裏的魚遊到水面上來聽音樂。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出處《淮南子》:瓠巴鼓瑟,而遊魚出聽;伯牙鼓琴,駟馬仰秣;介子歌龍蛇,而文君垂泣。
15、銜華佩實。
釋義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開花結果。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征聖》:“然則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
16、盂方水方。
釋義意思是盛水的器皿是什麽形狀,水也成為什麽形狀,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響風氣。
出處《荀子·君道》:“君者盤也,盤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
17、浪酒閑茶。
釋義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出處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二折:“妳浪酒閑茶,臥柳眠花,半世禁害殺,自矜自誇。”
18、玉葉金柯。
釋義意思是花木美好嫩弱的枝葉。後比喻皇親國戚以及出身高貴的人,現也比喻出身高貴或嬌嫩柔弱的人。
出處唐·張景毓《大唐朝散大夫行潤州句容縣令岑君德政碑》:“主簿崔子佺,相門卿族,玉葉金柯,光彩可以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