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矢之的 拼音:jí shǐ zhī de 成語解釋:比喻眾人所指摘的對象。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年》:“鄭成公疾,子駟請息肩於晉。公曰:‘楚君以鄭敵,親集矢於其目。”
2、眾矢之的 拼音:zhòng shǐ zhī dì 成語解釋:許多箭射擊的***同靶心(矢:箭;的:靶心)。比喻大家攻擊的目標。
成語出處:清 譚嗣同《報貝元徽》:“今之原禍始音,必以合肥為眾矢之的。” 3、眾怨之的 拼音:zhòng yuàn zhī dì 成語解釋:眾人怨恨的目標。
成語出處: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壹回:“可見得我們就這大關的事不是好事,我這當督檢的,還是眾怨之的呢。” 3、壹字之師 拼音:yī zì zhī shī 成語解釋:改正壹個字的老師。
指改正別人詩文中的壹個字或糾正壹個誤讀、誤寫的字。 成語出處:明 張岱《與周伯戩之書》:“張乖崖以蕭楚才為壹字之師。”
4、萬全之計 拼音:wàn quán zhī jì 成語解釋:極其周到的計謀、辦法。同“萬全之策”。
成語出處:《三國誌 蜀誌 龐統傳》“親待亞於諸葛亮”裴松之註引《江表傳》:“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 5、求全之毀 拼音:qiú quán zhī huǐ 成語解釋:毀:毀謗。
壹心想保全聲譽,反而受到了毀謗。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6、萬全之策 拼音:wàn quán zhī cè 成語解釋:絕對可靠、沒有任何漏洞的辦法。全:周到;策:計謀、辦法。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將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後嗣,此萬全之策也。” 7、國之四維 拼音:guó zhī sì wéi 成語解釋:四維:指禮義廉恥。
指治國的綱紀 成語出處:春秋·齊·管仲《管子·牧民》:“國之四維,壹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 8、四時之氣 拼音:sì shí zhī qì 成語解釋:本指壹年四季的氣象,後以“備四時之氣”喻指人的氣度弘遠。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9、四戰之國 拼音:sì zhàn zhī guó 成語解釋: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成語出處:《商君書 兵守》:“四戰之國貴守戰,負海之國貴攻戰。”《史記 樂毅列傳》:“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
10、四方之誌 拼音:sì fāng zhī zhì 成語解釋:誌:誌向。指遠大的誌向。
亦作“誌在四方”。
2.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與鼎有關的 拔山扛鼎 拔山舉鼎 嘗鼎壹臠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龍去 鼎成龍升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鑊刀鋸 鼎湖龍去 鼎鑊如飴 刀鋸鼎鑊 大名鼎鼎 鼎鼐調和 鼎折覆餗 鼎食鳴鐘 鼎食鳴鍾 鼎折餗覆 鼎食鐘鳴 鼎新革故 鼎玉龜符 鼎魚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勢 負衡據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舊鼎新 海內鼎沸 舉鼎拔山 九鼎不足為重 九鼎大呂 舉鼎絕臏 禁鼎壹臠 九鼎壹絲 擊鐘陳鼎 擊鐘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頤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龍去鼎湖 幕燕鼎魚 鳴鐘列鼎 鳴鐘食鼎 牛鼎烹雞 群情鼎沸 人聲鼎沸 染指於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彜夏鼎 商彜周鼎 三足鼎立 調和鼎鼐 問鼎輕重 五鼎萬鐘 問鼎中原 夏鼎商彜 彜鼎圭璋 魚遊沸鼎 壹言九鼎 壹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鐘鼎人家 鐘鼎山林 鐘鼎之家 鐘鳴鼎列 鐘鳴鼎食 鐘鳴鼎重。
3. 四字成語 什麽什麽之什麽鴻鵠之誌 hóng hú zhī zhì壹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莫逆之交 mò nì zhī jiāo無稽之談 wú jī zhī tán不刊之論 bù kān zhī lùn掎角之勢 jǐ jiǎo zhī shì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眾矢之的 zhòng shǐ zhī dì不速之客 bù sù zhī kè惻隱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舉手之勞 jǔ shǒu zhī láo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床笫之私 chuáng zǐ zhī sī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過江之鯽 guò jiāng zhī jì驚弓之鳥 jīng gōng zhī niǎo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壹孔之見 yī kǒng zhī jiàn不情之請 bù qíng zhī qǐng涸轍之鮒 hé zhé zhī fù烏合之眾 wū hé zhī zhòng壹念之差 yī niàn zhī chā秦晉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彌留之際 mí liú zhī jì不解之緣 bù jiě zhī yuán強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中冓之言 zhōng gòu zhī yán。
4. 帶“之”的四字詞語持之以恒 持之有故 付之東流 置之度外 卻之不恭 揮之即去 言之無物 行之有效 甘之如飴 付之壹炬 取之不盡 玄之又玄 處之泰然 恨之入骨 當之無愧 求之不得 言之有理 差之毫厘 安之若素 天之驕子 來之不易 言之有物 嗤之以鼻 人之常情 招之即來 束之高閣 悔之無及 置之不理 操之過急 言之鑿鑿 付之壹笑 覆盆之冤 呼之欲出 安之若素 失之交臂 多事之秋 強弩之末 門戶之見 未竟之誌 不刊之論 逃之夭夭 趨之若鶩 寶中之寶 心腹之患 八拜之交 不逞之徒 不情之請 俯仰之間 伯仲之間 權宜之計 不時之需 不毛之地 不經之談 必由之路 成人之美 蒲柳之姿 飽學之士 欺人之談 尺寸之功 回天之力 萬全之策 嗟來之食 害群之馬 黔驢之技 自知之明 急人之難 驚弓之鳥 必經之路 吹灰之力 井底之蛙 磐石之固 如椽之筆 強弩之末 神來之筆 違心之論 前車之鑒 壹得之見 滅頂之災 方便之門 *** 之尤 匹夫之勇 甕中之鱉 天府之國 身外之物 生花之筆 烏合之眾 *** 之徒 非分之想 無價之寶 無米之炊 無妄之災 小康之家 無稽之談 切膚之痛 彈丸之地 婦人之仁 後起之秀 象牙之塔 未定之天 象牙之塔 亡命之徒 手中之情 略識之無 好生之德 彌留之際 弦外之音 葭莩之親 膏腴之地 燃眉之急 赤子之心 市井之徒 有識之士 癬疥之疾 言外之意 秦晉之好 天壤之別 水火之中 天淵之別 先見之明 喬遷之喜 立錐之地 三寸之舌 天倫之樂 棟梁之材 儻來之物 可乘之隙 難言之隱 患難之交 反哺之情 由衷之言 天作之合 反哺之情 亡國之音 貧賤之交 莫逆之交 不毛之地 內顧之憂 倒懸之危 當務之急 喪家之狗 忘年之交 不速之客 不祥之兆 管鮑之交 不治之癥 壹臂之力 壹己之私 壹丘之貉 壹定之規 壹日之雅 壹念之差 壹面之交 壹技之長 壹得之見 壹得之愚 聽之任之 堂而皇之 取而代之 敬而遠之 等而下之 等閑視之 不了了之 漠然置之 泰然處之 壹笑置之 總而言之。
5. 四字成語80個1、低三下四 拼音 dī sān xià sì 釋義 形容態度卑賤低下也指工作性質卑賤低下。
2、丟三拉四 拼音 diu sān lā sì 釋義 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同“丟三落四”。
3、顛三倒四 拼音 diān sān dǎo sì 釋義 形容說話做事錯雜紊亂。 4、壹波三折 拼音 yī bō sān zhé 釋義 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
現比喻文章的結構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
5、挑三揀四 拼音 tiāo sān jiǎn sì 釋義 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6、三跪九叩 拼音 sān guì jiǔ kòu 釋義 叩:磕頭。最敬重的禮節。
7、張三李四 拼音 zhāng sān lǐ sì 釋義 假設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8、三妻四妾 拼音 sān qī sì qiè 釋義 妻妾眾多的意思。
9、三宮六院 拼音 sān gōng liù yuàn 釋義 泛指帝王的妃嬪。 10、說三道四 拼音 shuō sān dào sì 釋義 形容不負現任地胡亂議論。
11、三言兩語 拼音 sān yán liǎng yǔ 釋義 幾句話。形容話很少。
12、接二連三 拼音 jiē èr lián sān 釋義 接連不斷。 13、三頭六臂 拼音 sān tóu liù bì 釋義 三個腦袋,六條胳臂。
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後比喻神奇的本領。
14、不三不四 拼音 bù sān bù sì 釋義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樣子。 15、三年五載 拼音 sān nián wǔ zài 釋義 三、五:表示大概數量;載:年。
指多年。 16、三五成群 拼音 sān wǔ chéng qún 釋義 幾個人、幾個人在壹起。
17、三長兩短 拼音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釋義 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18、三番五次 拼音 sān fān wǔ cì 釋義 番:遍數。壹再,多次。
19、三心二意 拼音 sān xīn èr yì 釋義 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壹。
20、舉壹反三 拼音 jǔ yī fǎn sān 釋義 反:類推。比喻從壹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21、朝三暮四 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釋義 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22、四分五裂 拼音 sì fēn wǔ liè 釋義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壹。 23、四平八穩 拼音 sì píng bā wěn 釋義 原形容身體各部位勻稱、結實。
後常形容說話做事穩當。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
24、四通八達 拼音 sì tōng bā dá 釋義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極便利。
也形容通向各方。 25、五湖四海 拼音 wǔ hú sì hǎi 釋義 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
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26、十有八九 拼音 shí yǒu bā jiǔ 釋義 指絕大多數,大致不差,差不離。
27、三十而立 拼音 sān shí ér lì 釋義 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28、十拿九穩 拼音 shí ná jiǔ wěn 釋義 比喻很有把握。
29、壹目十行 拼音 yī mù shí háng 釋義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30、三六九等 拼音 sān liù jiǔ děng 釋義 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 31、九九歸壹 拼音 jiǔ jiǔ guī yī 釋義 繞了不少圈子,最後又還了原。
32、九死壹生 拼音 jiǔ sǐ yī shēng 釋義 形容經歷很大危險而幸存。也形容處在生死關頭,情況十分危急。
33、壹言九鼎 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釋義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壹句話抵得上九鼎重。
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34、九牛二虎之力 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釋義 比喻很大的力氣。
常用於很費力才做成壹件事的場合。 35、九牛壹毛 拼音 jiǔ niú yī máo 釋義 九條牛身上的壹根毛。
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36、七拼八湊 拼音 qī pīn bā còu 釋義 指把零碎的東西拼湊起來。
引申為胡亂湊合。 37、七上八落 拼音 qī shàng bā luò 釋義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38、七零八落 拼音 qī líng bā luò 釋義 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39、七手八腳 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釋義 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40、七上八下 拼音 qī shàng bā xià 釋義 形容心裏慌亂不安。
41、七老八十 拼音 qī lǎo bā shí 釋義 形容年紀很大。 42、橫七豎八 拼音 héng qī shù bā 釋義 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
形容縱橫雜亂。 43、五花八門 拼音 wǔ huā bā mén 釋義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
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44、三姑六婆 拼音 sān gū liù pó 釋義 比喻不務正業的婦女。 45、三茶六飯 拼音 sān chá liù fàn 釋義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46、三對六面 拼音 sān duì liù miàn 釋義 指有關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辦理手續或說明情由。 47、五臟六腑 拼音 wǔ zàng liù fǔ 釋義 五臟:脾、肺、腎、肝、心;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
人體內臟器官的統稱。也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48、七情六欲 拼音 qī qíng liù yù 釋義 泛指人的喜、怒、哀、樂和嗜欲等。 49、五顏六色 拼音 wǔ yán liù sè 釋義 形容色彩復雜或花樣繁多。
引伸為各色各樣。 50、壹言壹行 拼音 yī yán yī xíng 釋義 每句話,每個行動。
51、壹言中的 拼音 yī yán zhōng dì 釋義 的:箭靶的中心。壹句話正好射中箭靶。
比喻壹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52、壹臥不起 拼音 yī wò bù qǐ 釋義 指壹生病就沒有好轉。
53、風行壹時 拼音 fēng xíng yī shī 釋義 風行:象刮風壹樣流行。形容事物在壹個時期內非常盛行。
54、聰明壹世 拼音 cōng míng yī shì 釋義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