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
[拼音]:rěn rǔ fù zhòng
[釋義]: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
[出處]:《三國誌·吳書·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例句]:他忍辱負重做這件工作,是為了尋找機會破獲那個販毒集團。
如牛負重
[拼音]:rú niú fù zhòng
[釋義]:象牛背著學生的東西壹樣。比喻生活負擔極重。
[出處]: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鬥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
[例句]:它有得天獨厚、眾星捧月的壹面;也有拖家帶口,如牛負重的壹面。
委重投艱?
[拼音]:wěi zhòng tóu jiān
[釋義]: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艱難使命。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表答用先世語》:“則今茲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艱而已,又何辭乎?”
[例句]:他被委重投艱 ,寄予了很大希望。
負重致遠
[拼音]:fù zhòng zhì yuǎn
[釋義]:負:背著;致:送到。背著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
[出處]:《周易·系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三國誌·蜀書·龐統傳》:“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例句]:人的壹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
負薪之憂
[拼音]:fù xīn zhī yōu
[釋義]:意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有病的謙詞。
[出處]:《禮記·曲禮下》:“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
[例句]:他還有負薪之憂難以緩解。
負屈銜冤
[拼音]:fù qū xián yuān
[釋義]:銜:用嘴含,這裏指心裏懷著。身上背著委屈,心裏懷著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處]:元·無名氏《後庭花》第四折:“今日個勘成了因奸致命壹兇賊,還了報了這負屈銜冤兩怨鬼。”
[例句]:歷史上負屈銜冤而死的,何止萬千!
負弩前驅
[拼音]:fù nǔ qián qū
[釋義]:弩:弓箭。背著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極為尊敬。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前驅,蜀人以為寵。”
[例句]:得居通幸和來島通總兩兄弟亦負弩前驅。
千斤重擔?
[拼音]:qiān jīn zhòng dàn)
[解釋]:比喻重要的工作與任務。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六回:“本是乖巧不過的人,落得把千斤重擔卸在他身上。”
[例句]:這千斤重擔只有妳能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