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解釋: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出自:晉·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翻譯:不慕利,喜歡讀書,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壹字壹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高興得忘了吃飯。
二、走馬觀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釋: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壹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翻譯:春風得意馬蹄疾,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三、壹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釋: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出自: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壹知半解之悟。”
翻譯:有透徹的理解,有只得到壹知半解的理解。
四、似懂非懂 [ sì dǒng fēi dǒng ]
解釋:好像懂,又好像不懂。
出自:葉聖陶《得失》:“然而學生還是似懂非懂,教他們回講往往講不出來。”
五、半懂不懂 [ bàn dǒng bù dǒng ]
解釋:不十分懂。
出自:初三教案《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