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荒而逃
拼音: luò huāng ér táo
解釋: 形容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玄德望見‘地公將軍’旗號,飛馬趕來,張寶落荒而走。”
舉例造句: 他們根本不是對手,只好落荒而逃。
2.大敗而逃
拼音: dà bài ér táo
解釋: 指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舉例造句: 敵人被打得大敗而逃
3.倉皇出逃
拼音: cāng huáng chū táo
解釋: 倉皇:匆忙,慌張。慌慌張張地外出逃跑。
出處: 南唐·李煜《破陣子》:“最是倉皇離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4.臨陣脫逃
拼音: lín zhèn tuō táo
解釋: 臨到打仗時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緊要關頭退縮逃避。
出處: 明·徐光啟《疏辯》:“在法,初逃者從重捆打,再逃則斬矣;臨陣脫逃,初次即斬矣,亦求危其怨乎。”
舉例造句: 妳們中國的兵勇,壹到有起事來 ,不是半途潰散,便是臨陣脫逃,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
5.?席卷而逃
拼音: xí juǎn ér táo
解釋: 指偷了全部貴重衣物逃跑。
出處: 清·吳趼人《恨海》第九回:“過了沒有幾個月,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鬧窮了。”
舉例造句: 聽說要查他,他立即席卷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