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暴虎馮河的出處是:《論語·述而》:“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 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者也。’”
成語 "暴虎馮河" 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典故,它出自《戰國策·魏策壹》。戰國時期,魏國的大將馮翊率領軍隊要渡過河流攻打敵方,但河水暴漲,氣勢洶洶,眾將士都感到懼怕不安,不敢前進。而當時年輕勇士暴虎馮馮卻毫不畏懼,騎著馬冒險躍入河中,成功渡過河流。
“暴虎馮河”成語形容壹個人勇敢無畏、臨危不懼,冒險逾越障礙,可以克服困難,大膽行動的意義。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面對困難或危險時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的精神風貌。
暴虎馮河的典故
仲由,字子路,年輕時就以勇力聞名。後來子路做了孔子的學生。孔子曾對別人說:“此從我有了子路後,再也沒有人敢當面惡言惡語中傷我了。”
子路不好讀書。孔子勸他,他說:“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就是直的,砍下來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學習有什麽用!”孔子說:“把它裝上羽毛和箭鏃,會射得更遠。”子路不聽。
有壹次,子路問:“夫子,您如果統帥三軍,希望誰跟您在壹起?”孔子說:“喜歡空手打虎、徒步過河(暴虎馮河)、自以為勇敢不怕死的人,我不喜歡。我要遇事善於冷靜思考、千方百計爭取成功的人。”
後來子路在衛國做了官。公元480年,衛國發生內亂,死了許多人。孔子知道了說:“哎,子路這壹次有難了!”果然,子路壹個人奔回京城,堅決要求懲處作亂的人,結果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