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強中幹是什麽意思?成語出處及詳細詞語解釋
註音壹式 ㄨㄞˋ ㄑㄧㄤˊ ㄓㄨㄥ ㄍㄢ 漢語拼音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同義詞 外彊中幹 出處 《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乾,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七回:「他壹向手筆大,不解理財之法,今番再幹掉了幾萬,雖不至於像從前吃盡當光光景,然而不免有點外強中幹了。」 釋義 幹: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裏空虛。 外表看似強壯,內實虛弱幹竭。或作「外彊中幹」。 例句 壹切反動派都是外強中幹的紙老虎。 他外強中乾,家中並不很有錢。 他看起來身強體健,其實是外強中幹、抵抗力差,常掛病號。 別看他出入有名車代步,穿名牌、住華廈,實際上壹身是債,外強中幹。 用法 這則成語用來表示外表看起來很強大壯盛,其實裏頭枯枯乾乾,虛浮而不實。 相似詞 外強中枯,外腴中幹,中幹外強,外澤中幹,色厲內荏,羊質虎皮,外壯內弱,魚質龍文,紙糊老虎,麋蒙虎皮,虛有其表,外剛內柔,外方內圓 相反詞 外弱內強,內剛外柔,外怯內勇,外柔內剛,外圓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