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愎自用的成語解釋是倔強固執,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近義詞的釋義及例句:
1、我行我素
釋義:(不管人家怎麽說)我還是照我本來的壹套做法去做。
例句:對於上級指示,我行我素,甚至陽奉陰違,必然會犯錯誤。
2、怙惡不悛
釋義:怙:依靠,憑恃;悛: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例句:對這個怙惡不悛的慣犯,必須嚴加懲處。
3、自以為是
釋義:以為:認為。是:正確。自己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
例句:小王自以為是,還沾沾自喜,不知博學的人,是從來不自以為了不起的。
反義詞的釋義及例句:
1、博采眾長
釋義:博:廣泛。采:采取。長:優點。廣泛采取各方面的優點、長處。
例句:詩意提出青年人要想成才,必須勤學苦讀,博采眾長。
2、從諫如流
釋義:諫:直言規勸君主、尊長,使之改正錯誤。聽從規勸像水從高處往下流壹樣順暢自然。舊指帝王樂意聽取臣子的批評意見。現形容人誠心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例句:我們要從諫如流,而不應因難見巧。
3、虛懷若谷
釋義: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寬廣,形容十分謙虛。
例句:做人,切不可目空壹切,而應虛懷若谷。
剛愎自用的例句:
1、他壹生謹慎,說話不能說是字字珠璣,但也都是字斟句酌;為人處事從不剛愎自用,更不會做抱薪救火的蠢事。
2、他壹向剛愎自用,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肯向人移樽就教。
3、幾次勸他,他似乎從未聽進,如此剛愎自用,如何是好?
4、他驕傲自滿,剛愎自用,遭到了很大的失敗。
5、諺智者通權達變,愚者剛愎自用。
6、由於剛愎自用、偏聽偏信而誤大事者,歷史不乏其例,我們可以以古為鑒,吸取壹些有益的教訓。
7、在白雪皚皚的大地上,大家瞠目結舌地看到,壹個剛愎自用的家夥在風馳電掣地跑著,幾個人還為虎作倀地叫喊。
8、由於馬謖剛愎自用,街亭壹役西蜀全軍覆沒。
9、當主管的切忌剛愎自用,才能察納雅言。
10、這種剛愎自用的人,妳勸他是費力不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