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說世界很大的詩句 1.形容世界很大的成語
簡介
解 釋:滄海:大海;粟:谷子。大海裏的壹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滄海壹粟
用 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微不足道的事
示 例:丁玲《牛棚小品》:“我們只是~,不值得哀怨!”
近義詞:九牛壹毛、太倉壹粟、微不足道、屈指可數、鳳毛麟角、廖若星辰
反義詞:恒河沙數
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微不足道的事
歇後語:麥粒掉進太平洋裏,滄海壹粟
燈 謎:洋秈
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
浩瀚無邊
浩渺無垠
2.找壹首現代詩:第壹句是“世界很大很大,我的心很小很小”,最後壹
現代詩名字:《童話詩人》。
《童話詩人》這是舒婷寫給顧城的壹首詩,G·C是顧城名字開頭字母的大寫,這個“童話詩人”就指的是顧城。 作品原文 妳相信了妳編寫的童話 自己就成了童話中幽藍的花 妳的眼睛省略過 病樹、頹墻 銹崩的鐵柵 只憑壹個簡單的信號 集合起星星、紫雲英和蟈蟈的隊伍 向沒有被汙染的遠方 出發 心也許很小很小 世界卻很大很大 於是, 人們相信了妳 擴展資料 這是舒婷寫給顧城的壹首詩,G·C是顧城名字開頭字母的大寫,這個“童話詩人”就指的是顧城。
舒婷和顧城同是撥亂反正年代的優秀詩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壹個典雅,壹個童真,壹個在大地上行走,壹個在天空中飄飛,都有淡淡的美麗的憂傷! 舒婷的這首詩把細密的意象組合起來,拓展了詩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壹個豐富的想像的空間,創造了童話般的世界:壹朵美麗幽藍的小花微笑著,用靈魂低唱著,它引來了許多可愛的夥伴——有晶亮眼睛的星星,有馨香燦爛的紫雲英,還有胖胖的活潑的蟈蟈…… 它們壹起向著“沒有被汙染的遠方“出發,它們去尋找夢想,尋找”雨後塔松”上“千萬顆小太陽”,它們要在溫暖明亮的陽光下垂釣河裏的清澈,嘴裏咀嚼著紫色的小桑椹果,它們把風箏放得很高很高,纏住了潔白輕盈的雲,它們純銀壹樣的聲音回響在天地間…… 這是壹個多麽美妙的童話!我們的“童話詩人”顧城就醉在這美妙的童話裏。
世界沒有了“病樹”,“頹墻”,“鐵崩的柵欄”,抖落掉了“歲月的塵沙”。這裏有水晶壹樣透明純凈的身體靈魂以及夢想,童話般的詩,詩壹樣的童話! 意象的象征性朦朧而不晦澀,寫出了理想和現實沖突的年代裏壹代人的夢,他們向往著光明、自由、快樂、親密,想擺脫文革時代的破敗、陰郁、滯息,我們可以從顧城的另壹首詩中感受這童話般的詩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百度百科——童話詩人。
3.形容人變化很大的詩句
1、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出處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孫權勸學》
譯文: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應當用新眼光來看到(我)。比喻即使多日不見,別人已有進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2、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代悲白頭翁》唐·劉希夷
譯文:年年歲歲繁花依舊,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不相同。
3、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出自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譯文: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壹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淚沾濕了春衫的衣袖。
4、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譯文:回來物是人非,我像爛柯之人,只能吹笛賦詩,空自惆悵不已。
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武陵春》宋·李清照
譯文:春去夏來,花開花謝,亙古如斯,唯有傷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腸百結,壹想到這些,還沒有開口我就淚如雨下。
4.那句詩是表達世界之大,妳身在何方的古詩
原文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註釋 1.三閭大夫:掌管楚國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務的官。
屈原曾任此職。 2.淈(gu3古):攪混。
3.哺(bu1補):吃。歠(chuo4啜):飲。
醨(li2離):薄酒。 4.高舉:高出世俗的行為。
在文中與"深思"都是漁父對屈原的批評,有貶意,故譯為(在行為上)自命清高。舉,舉動。
5.察察:潔凈。 6.汶(wen4問)汶:玷辱。
7.鼓枻(yi4義):打槳。 8.滄浪:水名,漢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內。
或謂滄浪為水清澈的樣子。"滄浪之水清兮"四句:按這首《滄浪歌》也見於《孟子·離婁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譯文 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蕩。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體容貌枯槁。
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麽會落到這種地步?” 屈原說:“世上全都骯臟只有我幹凈,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骯臟齷齪,您為什麽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沈醉不醒,您為什麽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為什麽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為超出壹般與眾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壹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壹定要抖凈衣服上的泥灰。哪裏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汙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裏,哪裏能讓玉壹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漁父微微壹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5.怎麽用文言文或者古詩形容世界大
1、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釋義: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2、宋 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釋義: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壹粒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壹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
3、漢 無名氏《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釋義: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4、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釋義:向前看不見古之賢君,向後望不見當今明主。壹想到天地無窮無盡,我倍感淒涼獨自落淚。
5、唐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釋義:妳可見黃河水從天上流下來,波濤滾滾直奔向東海不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