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巧舌如簧的成語?

形容巧舌如簧的成語?

⑴ 形容嘴巴很厲害的成語有哪些

1、能言善辯[néng yá抄n shà襲n biàn]: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

2、能言快語[néng yán kuài yǔ]:能說會道,言詞敏捷爽利。

3、能說會道[néng shuō huì dào]:形容很會講話。

4、巧舌如簧[qiǎo shé rú huáng]:舌頭靈巧,象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5、伶牙俐齒[líng yá lì chǐ]:形容人機靈,很會說話。

6、辯口利辭[biàn kǒu lì cí]:指善辯的口才,犀利的言辭。形容能言善辯。

7、能言巧辯[néng yán qiǎo biàn]:形容能說會道,善於言辯。

8、搖唇鼓舌[yáo chún gǔ shé]: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

⑵ 巧舌如簧同類成語

巧舌如簧:舌頭靈巧,象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花言巧語:內 原指鋪張修飾、內容容空泛的言語或文辭。後多指用來騙人的虛偽動聽的話。

能言善辯:形容能說會道,善於言辯。

口若懸河: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話來沒完沒了。花言巧語 能言巧辯 口若懸河

⑶ 成語巧舌如簧的來歷三百字

答:

石達開帶領的太平軍打不下遵義城,軍中的糧草接濟不上了。聽說石梁河上的趙十萬是壹個有財不吐的富戶,上報皇帝討過封的。那時候,家中藏有十萬兩銀子的人家,才能上報皇帝討封。皇帝壹旦缺錢了,開口“借”十萬兩白銀,就要拿得出來。鄉人都不叫他老爺,而喊他趙十萬,可以想見趙十萬家中有多少銀子。石達開想,既然皇上壹開口就能朝他“借”十萬白花花的銀子,我太平聖兵何不打打他的主意。聽說他的莊園裏三層、外三層的,鐵桶壹般,想進去拿錢,可得好生想個法子才行。

趙十萬家進出三口井(天井),自吹他家的屋基“獨占鰲頭”:那順著石梁河從北向南的壹排青山就是壹條石龍,到他家這裏掉頭向東,分出兩座山堡,就是石龍張開的嘴巴,龍嘴巴前頭的石山堡就是壹個“寶”,他趙十萬家的三重天井剛好坐落在龍的嘴巴裏頭。外人休想進來,更別說打他家的主意了。聽說,窮人從他家當門過,根本不敢正眼看壹下他家的莊園。有壹次,他家的丫頭到菜園子討菜,被交租的佃客看見了,趙十萬立馬就叫人打了圍墻,把菜園子也圍起來。

這天,壹個身背羅盤的陰陽先生來到這裏。他順著石梁河看了壹陣,又站在龍嘴巴前頭的小石山上放眼遠望,總感到有啥不如意似的,又東瞧瞧,西看看的。

趙十萬壹聽家人報告,這還得了,竟有人敢在他家的門前偷偷摸摸的。他立馬叫護院莊丁去把陰陽先生抓來。陰陽先生不吵也不鬧,就這麽被抓進了趙十萬的家。趙十萬壹見陰陽先生,就不陰不陽地問道:“妳是幹啥子的?”

陰陽先生瞟了他壹眼,慢吞吞地說:“老爺,我在給妳家看風水呀。”

趙十萬壹聽,壹聲冷笑,說:“我家花了多少銀子請的妳,要妳給我家看啥子風水?”

陰陽先生卻說:“當然,妳家是沒花銀子請我,只怪我學的手藝太淺,從雲南順著壹條龍脈跟來,發現貴府雖說‘獨占鰲頭’,這條石龍卻已經開始往前走嘍。”

“胡說!”趙十萬從太師椅上跳了起來,朝著陰陽先生吼道,“明明是石龍下山喝水,它走啥子?”

陰陽先生依舊慢悠悠地說:“老爺不用急,不必吼,先聽我說得有沒有道理。要是妳覺得還有幾分道理,就算我這趟沒有白跑;要是覺得我是在胡亂說,就當我白學了壹身手藝,妳沒有聽到壹樣就算了。”

趙十萬這才坐回了太師椅上,說:“妳說吧。要是妳敢扯謊,今天休想跨出我的莊園壹步。”

陰陽先生這才說:“老爺,妳家倚仗的這條拱背水叫啥名字?”

“哪個不曉得叫石梁河?”趙十萬不屑地說。

陰陽先生又問:“老爺,去年不是大旱四十天,這石梁河斷流了嗎?”

趙十萬點了點頭。

陰陽先生接著說:“老爺,妳想,石龍下河喝水,河水都幹了,它不另外去找水喝嗎?”

趙十萬“嗯”了壹聲,心想還真是這麽壹回事。見他半信半疑,陰陽先生忙又說:“不知老爺註意了沒有,去年,這石龍就經常過河去滾人家的秧田。”

趙十萬想了想說:“如果春三月山水壹發,河裏有了水,它是不是就不走啦?”

陰陽先生搖搖頭:“老爺,六十壹甲子,要大旱三年呀。這三年中……”他拿眼偷瞧趙十萬,“石龍就是不走,困在這裏也是壹條死龍呀。”

趙十萬皺起了眉頭,陰陽先生見他這樣,忙繼續說:“老爺,據我看,貴府這個屋基前頭是壹個岔口,石梁河直往外流,貴府再有十萬、百萬的家財也有流光的那壹天。這石龍早就想過河朝土寨寺走了。到那時候,土寨寺的香火更加鼎盛,貴府可就要壹貧如洗啦。”

趙十萬著急地問:“先生,有啥法子解救嗎?”

陰陽先生這時候卻漫不經心起來:“辦法倒是有,就怕妳不願意。”

趙十萬趕緊站起身,請陰陽先生在太師椅上坐下。陰陽先生坐下之後,看著趙十萬笑了壹下,說:“只怕妳舍不得妳的糧食。”

趙十萬急切地說:“我有的是糧食,只要能給我趙家留住石龍就行。”

誰都知道,趙家左邊七座山頭連成壹線,是壹條連珠龍,從南往北趕來替趙家看家護院,只要能鎮住石龍不走,趙家就大富大貴了。

陰陽先生沈默了壹下,說:“我剛才已經給老爺看過了,在龍嘴巴下修壹口小堰塘,石龍就不愁沒水喝了。再在龍的下巴上打壹個棋盤洞,上修壹座涼亭,再從棋盤洞跨堰塘修水閣回廊,把涼亭和石梁河連成壹氣,就像給牛鼻子拴繩子壹樣,把龍嘴也拴住,這樣石龍就走不了啦。”

聽完這話,趙十萬笑了,大方地說:“這有啥了不起,只當是從我家的倉頭撮出壹鬥谷子。”

陰陽先生也跟著笑:“我就知道老爺舍不得銀錢。要知道,龍嘴上的涼亭修輕了可不行。”

趙十萬板起臉:“要修好重?”

陰陽先生掐指壹算:“從動工開始,每天起碼得有千人來獻千塊石頭下基腳。不過,老爺,眼下這災荒年頭,不搭個粥棚,怕是沒這麽多人來幹活呦。”

趙十萬壹聽,不做聲了。別看他說得大方,他是越有錢越小氣,這壹設粥棚,每天該舍出去多少米啊。見他不肯答應,陰陽先生故意長嘆壹聲說:“我是為您著想,老爺連點糧食都不舍得,我也該走了。”說完,站起身就要走。

趙十萬趕忙攔住他,說:“哪裏的話,我是在盤算,要好久才能完工。”

陰陽先生忙說:“由我來指揮,老爺請放心,用不了多少時候。”

選好了日子,就動工了。同時,在趙家莊園前搭起壹個粥棚,凡是撿來壹塊石頭的就賞壹大碗粥。這災荒年頭,這事就像長了翅膀,傳得飛快。沒兩天,方圓百裏家裏吃不上飯的人都來撿石頭、喝粥。不知不覺,就聚了幾千人。趙十萬壹見這陣勢,高興得不得了,心想:這真是老天爺幫忙,有這麽多人來撿石頭、修涼亭,幫他鎮住眼看要跑的石龍。就是有壹點不好,趙家修在石梁河上的三間碾坊每天碾米怎麽都不夠,這不是把自己當冤大頭了?趙十萬心裏不痛快,派人去找陰陽先生,想讓他幫忙想想辦法,誰知道,這陰陽先生像是人間蒸發了,到處都找不到。這下,趙十萬慌了,前後再壹細想,越想越不對頭,趕緊讓碾坊停止碾米,粥棚也不供應粥了。

粥壹停止供應,這幾天餵饞了的幾千窮人不幹了,立馬圍住了趙十萬的莊園。趙十萬上了高樓,朝下壹看,嚇了壹跳。再仔細壹看,他在人群裏看見了陰陽先生。陰陽先生帶頭,叫人們朝莊園裏扔石頭。趙十萬恨得咬牙切齒,指著陰陽先生問:“妳到底是什麽人?”

陰陽先生笑了笑,得意地說:“要問我的名和姓,趙老爺妳請看……”

趙十萬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壹看,壹面寫有“太平天國翼王石”的杏黃旗迎風飄得呼啦啦直響。

趙十萬這時徹底慌了神,趕緊叫莊丁們護住院子。可他家這夥莊丁哪能擋得住這麽多人,只聽得壹陣人聲鼎沸,眾人就推倒了院墻。院墻壹倒,眾人蜂擁而入,四處放起大火。可憐趙十萬這三重天井的宅院,直燒了三天三夜。趙十萬家的銀子,太平軍的人馬用了九天九夜才運完。

⑷ 與巧舌如簧相近的四字詞語

與巧舌如簧相近的四字詞語:能言巧辯、伶牙俐齒、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口若懸河。

1、能言善辯

解釋:能:善於。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

出自:而且伶牙俐齒,能言善辯。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人善於言辯

近義詞舌粲蓮花、喙長三尺、辯才無礙、能言快語、辨如懸河、能說會道、利齒能牙、口若懸河、靈牙利齒、高談雄辯

反義詞笨口拙舌、拙嘴笨舌、噤口不言

2、伶牙俐齒

解釋:伶、俐:聰明,靈活。形容人機靈,很會說話。

出自:碧蓮本來生得伶牙俐齒,最會隨機應變,把個言中丞及四姨太太巴結的十分喜歡。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四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利喙贍辭、口齒伶俐、巧舌如簧、俐齒伶牙、能說會道、對答如流、聰明伶俐、能言巧辯、利齒能牙、辯口利舌、靈牙利齒、玲瓏剔透、辯口利辭

反義詞頓口無言、呆頭呆腦、笨嘴拙舌、張口結舌、笨口拙舌、有嘴沒舌、笨嘴拙腮

3、口齒伶俐

解釋: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壹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

近義詞口若懸河、巧舌如簧、誇誇其談、滔滔不絕、伶牙俐齒、喋喋不休、娓娓而談、侃侃而談、口如懸河、牙白口清

反義詞笨嘴拙舌

4、能說會道

解釋:形容很會講話。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仗著他的模樣兒比別人標致些,又長了壹張巧嘴,天天打扮的象個西施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抓尖要強。”

示例:這個人生就的兩片巧嘴,巧嘴滑舌,伶牙俐齒。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口才很好

近義詞口角生風、巧舌如簧、強嘴硬牙、能言善辯、貧嘴薄舌、能說慣道、伶牙俐齒、能言巧辯、貧嘴賤舌、口若懸河

反義詞笨嘴笨舌、拙嘴笨舌、訥口少言、笨嘴拙舌、笨口拙舌、笨嘴拙腮

5、口若懸河

解釋:若:好像;懸河:激流傾瀉。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出自: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賊,不由得不信。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喋喋不休、嘵嘵不停、懸河瀉水、滔滔不絕

反義詞鉗口不言、閉口結舌、閉口無言、沈默寡言、笨嘴拙舌、拙嘴笨舌

⑸ 成語“巧舌如簧”的含義

巧舌如簧

qiǎo抄shérúhuáng

[釋義]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裏發聲的簧片壹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語出] 唐·劉兼《誡是非》:“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三人告母雖投杼;百犬聞風只吠聲。”

[正音] 舌;不能讀作“sé”。

[辨形] 簧;不能寫作“黃”。

[近義] 花言巧語 巧言令色

[反義] 笨口拙舌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書面語。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⑹ 寫壹段話,猜成語.(巧舌如簧)

巧舌如簧qiǎoshérúhuáng

[釋義]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裏發聲的簧片壹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語出] 唐·劉兼《誡是非》:“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三人告母雖投杼;百犬聞風只吠聲。”

[正音] 舌;不能讀作“sé”。

[辨形] 簧;不能寫作“黃”。

[近義] 花言巧語 巧言令色

[反義] 笨口拙舌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書面語。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如簧之舌”有別:~是主謂式;謂詞性的;多作謂語、定語;形容能說會道;“如簧之舌”是偏正式;名詞性的;多作賓語;形容能說會道的本領。

[例句]

①這個~的媳婦;很得婆婆的歡心。

②他這個人~;經常是無理也要強辯三分。

⑺ 巧舌如簧是屬於帶有人物神態的的成語嗎

”巧舌如簧“不是屬於帶有人物神態的的成語。

巧版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解權釋舌頭靈巧,象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處《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貶義。多用於書面語。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舌;不能讀作“sé”。

辨形簧;不能寫作“黃”。

近義詞花言巧語、巧言令色

反義詞笨口拙舌

辨析~與“如簧之舌”有別:~是主謂式;謂詞性的;多作謂語、定語;形容能說會道;“如簧之舌”是偏正式;名詞性的;多作賓語;形容能說會道的本領。

例句

(1)這個~的媳婦;很得婆婆的歡心。

(2)他這個人~;經常是無理也要強辯三分。

⑻ 巧舌如簧成語故事

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舌頭靈巧,象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貶義

出 處

唐·劉兼《誡是非》:“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三人告母雖投杼;百犬聞風只吠聲。”

例 句

1. 這個~的媳婦,很得婆婆的歡心。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伶牙俐齒 能言巧辯 能說會道

反義詞

笨口拙舌 笨嘴拙腮

成語接龍

簧口利舌 舌尖口快 快犢破車 車在馬前 前呼後擁 擁書百城 城北徐公 公是公非 非分之財財大氣粗 粗衣糲食 食生不化 化日光天 天命攸歸 歸正邱首 首足異處 處心積慮 慮周藻密密雲不雨 雨散雲飛 飛鴻踏雪 雪窗螢幾 幾盡壹刻 刻不待時 時乖運乖 乖僻邪謬 謬以千裏裏應外合 合盤托出 出入神鬼 鬼哭神號 號寒啼饑 饑火燒腸 腸肥腦滿 滿園春色 色若死灰

⑼ 成語巧舌如簧是什麽意思

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釋義] 舌頭靈巧,像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⑽ 巧舌如簧 成語故事

巧舌如簧

讀音:qiǎo shé rú huáng

解釋:舌頭靈巧,象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處:《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