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惴惴不安:
1. 解釋: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2. 出自:《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3. 示例:大家都認為這是震南村第壹個大災難,愁眉苦臉,~。 ◎歐陽山《苦鬥》六七
4.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二、張口結舌:
1. 解釋: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楞。
2.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壹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他轉頭壹看,大驚失措,張口結舌。”
3.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三、如坐針氈:
1. 解釋: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2. 出自:《晉書·杜錫傳》:“累遷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屢諫湣懷太子,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中,刺之流血。”
3. 示例:卻說三巧兒自丈夫出堂之後,~,壹聞得退衙,便迎住問個消息。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