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徑庭
大相徑庭(拼音:dà xiāng jìng tíng)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莊子及其後學《莊子·逍遙遊》。?
大相徑庭(徑:門外小路;庭:堂前空地)比喻彼此相差很遠,大不相同。偏正式結構,在句中壹般作謂語。
成語出處:
先秦·莊子及其後學《莊子·逍遙遊》:“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大相徑庭”。
大相徑庭成語寓意:
對於盲人,沒辦法同他們壹起欣賞花紋和色彩,對於聾人,沒辦法同他們壹起欣賞鐘鼓和樂聲。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事物自然也大不相同。成語告訴人們,當遇到和自己認知“大相徑庭”的人或事物時,要以壹種客觀心、清凈心、不迷心、覺悟心來看待不同事物、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坦然面對與他人“大相徑庭”的不同,取長補短,豐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