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的含義是什麽?

成語的含義是什麽?

成語是漢語中具有特定內涵,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約定俗成的特定短語。成語是比詞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有短小精悍、形象逼真、通俗易懂的特色。

成語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例如在成語造句大全中出現的"畫蛇添足""鼎鼎大名""青出於藍""有聲有色""歡天喜地"等;也有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等;多於四個字的如"真金不怕火煉""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桃李滿天下"等,當然三字和多字成語占的比例比較小。

具有以下特點的詞語才能稱之為成語:

1、成語壹般都源遠流長的。

2、成語結構壹般定型不變。

3、成語是意義上整體化。

每壹個成語幾乎都有壹個故事、壹個典故,有它的來歷。比如說,壹說到“紙上談兵”,馬上就會想到長平之戰;壹說到“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馬上就會想到淝水之戰。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諺語、歇後語或者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從某些方面看來,也有相似之出。譬如專名和科學術語都是固定詞組;諺語、歇後語、引語不僅是固定詞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與成語相似;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比較簡練,形式跟絕大多數的成語壹樣,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之類,但是這些都不是成語。

我們可以認為:凡是壹個詞組裏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把它看作普通詞組。壹個成語,可以把人的感受完整而準確地表達出來,有著強烈的情感、價值觀和鮮明的形象感。

也正是因為成語有著這麽強大的內涵,所以才有那麽強的生命力,千百年以來壹直流傳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