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央視壹姐董卿連登13年春晚,創造了事業上的輝煌,為何它能做到?

央視壹姐董卿連登13年春晚,創造了事業上的輝煌,為何它能做到?

董卿,可謂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她擁有著優雅的氣質,

非常得體的談吐,

在主持節目的時候端莊大氣,

曾經連續13年登陸春晚的舞臺,

成為了優秀的主持人。

而且有著“央視壹姐”的稱號。

她主持的各類節目備受大家喜愛和追捧,

她的事業可謂是達到了人生中的壹個高峰。

董卿事業上的成就,來之不易,

她向我們詮釋了壹個人的成功並非偶然。

董卿1973年出生在壹個高知識分子家庭,

之所以是知識分子家庭,

因為她的父母都是畢業於復旦大學,

因為在那個年代,

成為壹名大學生,真的很不容易。

因此董卿出生後,

父母也對她給予了很高的厚望。

並且也用了非常嚴厲的方式方法。

在董卿剛開始學習認字的時候,

父母就督促她每天必須抄成語,

抄古詩,然後再背下來,由父母檢查。

在她能夠做家務的時候,

便承包了家中的壹些瑣碎事物,每天洗碗,拖地。

上了中學後,父親還每天讓她堅持讀書,

而且需要摘抄壹些精彩的句子,

父親晚上還要過來檢查。

父親也限制了她的壹些自由,

比如照鏡子,參加壹些活動等等。

壹到寒暑假,父親還讓董卿出去打工,

哪怕是沒有工資。

因為這樣對董卿嚴格要求,

以後她才能夠自覺,自律,才能有所作為。

但是對於當時的董卿,因為在那個青春年少的年紀,

也想跟自己的同學朋友們壹起出去玩。

雖然是這樣,她也具有壹定的文藝才華,

可是父親只想讓她能夠用心學習。

在每每談到父親的時候,

她總是會說,那時候是壹段魔鬼般的訓練。

就因為父親對她這麽嚴厲,

才塑造了今日的董卿。

畢竟父母都是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了自己的子女,

畢竟都是為了子女們以後能夠有所作為。

父親的用心良苦,董卿也能深刻體會到。

在1991年,董卿考入了浙江藝術學校,

專業是表演,畢業之後,她就進入了浙江話劇團,

機緣巧合下,

她進入了浙江電視臺,成為了壹名主持人。

在浙江電視臺工作了近兩年時間,

這兩年她不僅做主持人,還做編導。

就在她將這種生活成為習慣的時候,

父親卻想讓她去上海發展。

因為只有去了大的城市,才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於是董卿便抱著試試的心態,去參加了東方衛視的招聘。

1996年,董卿被東方衛視錄取。

兩年之後,便因主持《相約星期六》受到了大眾的關註。

在工作之余,她又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編導系。

舞臺上的她憑借著嫻熟的英文和端莊大氣的主持風格,

在2001年獲得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榮譽金話筒獎。

而生活中的她也成功從上戲畢業。

在上海的董卿已經趨於平穩,

但是她卻向往著更高的舞臺。

她想去央視,但是她知道,

如果去央視,那麽所有的壹切將是從頭開始。

但是經過多番磨練的她,

覺得自己已經了勇氣和信心。

於是在央視西部頻道主持的時候,

董卿突出重圍,進入了央視。

那時的這個頻道,

還有很多地區無法收到,

但是她卻有壹個夢想,

就是能夠登上央視壹套的舞臺。

盡管剛開始,

只是在幕後做壹個小小的傳話工作,

她依舊堅持。

2004年,董卿主持青歌賽,

為了把自己最好的壹面展現給觀眾,

她不想讓裙子褶皺,在等待上臺的時候,

不舍得坐在椅子上休息,要麽站著,

要麽是跪在椅子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她不懈的努力,

終於在2005年,董卿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

這壹站,就站了13年。

之後又主持了《詩詞大會》和《朗讀者》也備受大眾喜愛。

她經歷得太多太多,

而且從她的童年到有了自己的事業,

都是壹直在堅持不懈地努力,

她也曾經想放棄,

但是她壹步步的夢想在驅使著她奮然前行。

她的每壹步,都是自己腳踏實地走出來的。

她曾經也委屈過,同樣也開心過,

但是她堅持了下來,並沒有選擇放棄。

就因為她對自己的嚴格,

才能夠讓億萬觀眾記得她。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選對了自己行走的路線,

那就朝著這條路壹直走下去,

努力堅持就壹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