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形容聲音十分動聽悅耳,是音樂的最高境界。
讀音:tiān lài zhī yīn
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引證:清代·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天籟人籟,合同而化。
翻譯:自然的聲音和人的聲音,融合在了壹起。
引用:瞿秋白 《荒漠裏》:“且沈心靜氣的聽,聽荒漠裏的天籟。”
例句:壹行清雀嚶鳴聲聲入耳歡暢,呼喚最原始自然天籟之音。
擴展資料近義詞:
余音繞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出處:戰國·列子及弟子《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 ,匱糧,過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翻譯:當年韓娥去齊國,路上斷了糧,在齊國都城雍門以歌唱求食,她走後歌聲繞著屋梁三天不絕。
例句:小妞壹曲唱完了,但她美妙的歌聲卻余音繞梁,使人久久沈浸其中。
反義詞:
靡靡之聲?[ mǐ mǐ zhī shēng ] 指柔弱、頹靡的音樂。同“靡靡之音”。
出處:唐·李延壽《南史·宋紀中·前廢帝》:“事畢,將奏靡靡之聲。”
翻譯:事情結束後,即將奏響柔弱、頹靡的音樂。
例句:和平的時代,靡靡之聲蔓延,校園首當其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