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拙
發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釋義: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指心思);拙:笨拙。[1] 想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出處:宋朝·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示例:
①孩兒系深閨 *** ,此事俱是父親失言,~。(明朝·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
②李文益~,冰雪聰明。 ◎清·李鬥《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2詞語辨析編輯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用於批評場合
近義:畫蛇添足、多此壹舉、事倍功半、弄巧反拙;
反義:恰到好處
2. 弄什麽四字成語弄巧成拙、
弄虛作假、
弄假成真、
弄璋弄瓦、
弄斤操斧、
弄性尚氣、
弄鬼掉猴、
弄鬼妝幺、
弄瓦之喜、
弄管調弦、
弄粉調朱、
弄玉吹簫、
弄璋之喜、
弄口鳴舌、
弄璋之慶、
弄玉偷香、
弄月摶風、
弄兵橫池、
弄影團風
3. 國偉弄成四個字的成語豐功偉績
fēng gōng wěi jì
解釋豐:大。偉大的功績。
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六回:“這位章制軍在兩廣做了幾年,也沒有什麽豐功偉績。”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褒義。前面常有表示領導的定語。壹般作主語、賓語
正音績;不能讀作“jī”。
辨形績;不能寫作“跡”。
近義詞汗馬功勞、功名蓋世、功標青史
反義詞彌天大罪、滔天大罪、惡貫滿盈、罪大惡極
辨析~與“汗馬功勞”有別:~語義重;適用於作出巨大貢獻的整體對象;集體對象;對於個人則壹般適用於領導人物。“汗馬功勞”常作“立下”的賓語 ;語義較輕;壹般只適用於個人;指個人辛苦勞累為整體、為集體或上級作出貢獻。
例句孫中山先生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