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將相和成語故事_成語“將相和”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將相和成語故事_成語“將相和”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 ,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交。

澠池會後,趙惠文王回到本國,正好是三十天工夫。從此以後,他就更加重用藺相如,拜他為上卿,地位比大將廉頗還高。這可把廉頗氣壞了。他回到家裏,滿臉通紅,氣呼呼地對自己的門客說:“我是趙國的大將,拼著命替趙國打仗,立了多少功勞!他呢,壹個宦官手下的人,仗著壹張嘴,有什麽了不起的,倒爬在我的頭上來了!有朝壹日,他要碰在我的手裏,哼!就給他點兒厲害瞧瞧!”早就有人把這話傳到藺相如的耳朵裏,藺相如裝病,不去上朝。就是有公事,也不跟廉頗見面。藺相如手下的人都說他膽小,三三兩兩地談論著,替他不服氣。

有壹天,藺相如帶著壹群隨從出去。真是冤家路窄,老遠就瞧見廉頗的車馬迎面過來了。他連忙叫趕車的退到東口,走另壹條道兒。等到他們退到東口,就瞧見廉頗的車馬正從那邊過來。藺相如只好叫趕車的再退回西口。萬沒想到廉頗的車馬很快地又把西口堵住了。藺相如耐著性子,勸告手下叫趕車的退到小巷裏去躲壹躲,讓廉頗的車馬過去了再出來。這壹來,可把門客和底下的人都氣壞了。他們私下裏商量,派幾個領頭的去見藺相如,對他說:“我們遠離家鄉,投奔在您的門下,還不是為了敬仰您嗎?如今您和廉頗同處壹室,地位又比他高,他罵了您,您反倒怕了他,在朝上不敢跟他見面,半路上碰見他,也這麽藏藏躲躲的,叫我們怎麽忍受得了!要這麽下去,人家還要騎在我們脖子上來呢!我們沒有涵養,只好跟您告辭了!”藺相如攔住他們,說:“諸位看廉將軍跟秦王哪個勢力大!”他們說:“那當然是秦王的勢力大啊!”藺相如說:“對呀!天下的諸侯,哪個不怕秦王?哪個敢反對他?可是我藺相如就敢在秦王的朝堂上當面罵他。怎麽我見了廉將軍反倒會怕了呢?妳們替我抱不平,難道我自己就沒有火氣嗎?可是各位要知道:那樣強橫的秦國為什麽不敢來侵犯咱們趙國呢?還不是因為咱們同心協力地抵禦敵人嗎?要是兩只老虎鬥起來,準是‘兩敗俱傷’,秦國聽見之後,壹定會來侵犯趙國。為了這個緣故,我只好厚著臉皮,忍氣吞聲。妳們想想:是國家要緊呢,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他們聽了這番話,壹肚子的氣全消了。從此以後就更加佩服藺相如了。

後來他的門客碰見廉頗的門客的時候,都能夠體貼主人的心意,總是讓他們幾分。可是廉頗反倒越來越自高自大了。

這件事情讓趙國的壹位名士叫虞卿的知道了。他告訴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就請他去做和事佬。虞卿見了廉頗,先誇獎他的功勞。廉頗聽了,很高興。虞卿接著說:“要論起功勞來,藺相如比不上將軍;要論起氣量來,將軍可就比不上他了。”廉頗聽了,又犯起他那蠻橫的勁頭來了,他說:“他有什麽氣量啊?”虞卿就把藺相如對門客說的話跟他說了壹遍。廉頗當時臉就紅了。虞卿說:“秦王獨霸天下,列國諸侯全都怕他,可是藺相如就敢當面罵他,多麽勇敢啊!他為了國家,為了***同對付敵人,卻又好像挺膽小似地躲避將軍,這才是真正的勇敢哪!將軍把他看作膽小鬼,錯了!說他氣量小,更錯了!”廉頗舉起拳頭來,連連敲著自己的腦袋,低著頭說:“我是個粗魯人。先生要不說,我還被蒙在鼓裏呢!這麽說來,我……我太對不起相國了!”說完廉頗露著上身,背著荊條,跑到藺相如家裏,跪在地下說:“我是個粗人,見識少,氣量小。哪知道您竟這麽容忍我,我實在沒有面目來見您。請您只管責打我,就是把我打死了,我也甘心。”藺相如連忙跪下說:“咱們兩個人壹心壹意地伺候君王,都是重要的大臣。將軍能夠體諒我,我已經感激萬分了,怎麽還來給我賠罪呢?”廉頗連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流著眼淚。藺相如也哭了。兩個人很親熱地抱著,好久不放。將軍跟相國不但就這麽和好了,還做了知心朋友。

兩只老虎做了好朋友,秦國就真不敢來侵犯。自從澠池會之後,整整十年工夫,秦國和趙國沒發生過什麽大的沖突。可是在這十幾年裏頭,秦國從別國得到了不少土地。大將軍白起打敗了楚頃襄王,楚國的郢都就變成了秦國的南郡(公元前二七八年);大將魏冉打下了黔中,楚國的黔中就變成了秦國的黔中郡(公元前二七七年);白起圍困了大梁,魏國割讓了三座城(公元前二七五年);胡傷打敗了魏國的大將芒卯,魏國的南陽就變成了秦國的南陽郡(公元前二七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