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君子]舊時指品行端正的人。現多作諷刺的用法,指假裝正經的人。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鄭人實履]鄭人:春秋時期鄭國人。履:鞋。鄭國人買鞋。比喻只相信書本,不相信客觀實際。多用以諷刺教條主義者。
[之乎者也]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漢語裏常用的虛詞。指講話或寫文章咬文嚼字。含諷刺意。
[主文譎諫]主文:用譬喻來規勸;譎諫:委婉諷刺。通過詩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進行諷諫。
[壹人飛升,仙及雞犬]用以比喻壹人得勢,與其有關者亦皆隨之發跡。多含諷刺意。同“壹人得道,雞犬升天”。
[援古刺今]引述故事古義以諷刺今事。
[儼乎其然]十分嚴肅正經的樣子。帶有諷刺意味。
[以宮笑角]宮、角,均為古代五音之壹。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以為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壹本正經]原指壹部合乎道德規範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