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沐什麽而冠

成語沐什麽而冠

成語沐什麽而冠如下:沐猴而冠,釋義:獼猴戴上帽子裝人。比喻外表裝得像人,實際卻沒有人性。比喻虛有其表,毫無真本領。

成語典故:

秦王朝滅亡後,項羽見宮室殘破沒落,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中,自己又占著優勢,於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鄉炫耀此時的身世。因為在他看來,壹個人升官或發財以後,如果不回故鄉誇耀壹番,就如同穿了壹身綾羅綢緞好衣服在夜裏行走壹樣,沒有人會知道這個人此時的大富大貴。

楚漢之爭正處在最為關鍵的時候,項羽這種務虛的思想觀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見的政治眼光,對他自己和楚國的前途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有人氣憤地說:“人們都說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說對了。”結果,由於項羽的自傲自驕,再加上戰略失誤,最終走上窮途末路,被劉邦打敗。

項羽雖然能征善戰、霸氣十足,但他為人剛愎自用,心胸狹隘。劉邦雖出身貧寒,用兵打仗的本領也不及項羽,但後來項羽身邊的很多能人誌士都跳槽到了劉邦門下。項羽流失大量人才,最終落得四面楚歌,自刎烏江。

成語告訴人們,壹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那種能傾聽來自四面八方聲音,且能斟酌損益,采納良言的人。那種獨斷專行、自以為是的人如同“沐猴而冠”,最終成不了大氣候。

相關詩詞:

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蘇軾《代書答梁先》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李白《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曹操《薤露行》

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劉過《水調歌頭》

空使秦人笑沐猴,錦衣東去更何求。——李新《項羽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