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各個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七十四回:"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
造句:在學術討論會上,專家各抒己見,取長補短.
花言巧語
解釋:好聽而不實際的話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花言巧語'即所謂花言巧語.''
造句:如今他的花言巧語還能騙得了誰呢?
付之東流
解釋:投入江河流水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盡棄.
出處:唐.高適<<封丘縣作>>:"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付與東流水.''
造句:幾年的心血付之東流,怎不叫他心痛惋惜?
漏網之魚
解釋:從網眼裏漏出來的魚.比喻僥幸逃脫的犯人或敵人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網漏於吞舟之魚.''
造句:嚴打中的這條漏網之魚終於被公安局逮捕.
耳聞目睹
解釋:親耳聽見親眼看到.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聞耳之,不如目見之.''
造句:去壹次北京,我耳聞目睹了許多事
詞 目 迫不及待
發 音 pò bù jí dài
釋 義 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出 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示 例 他~地推開門,走進屋去。
鋪天蓋地
拼音 pū tiān gài dì
解 釋 遮住天蓋住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
出 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誌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示 例》:“它把大沙丘壹下子卷上天空,然後又~地撒下來。”
井底之蛙 jǐngdǐzhīwā
解釋: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麽大的壹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 先秦·莊周《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例子: ~,所見不大;螢火之光,其亮不遠。(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五回)
多才多藝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 釋 亦作“多材多藝”。亦作“多藝多才”。亦作“多能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出 處 《尚書·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形容才能多方面
示 例 清·吳趼人《二十目睹之怪現狀》第37回:“我暗想此公也可算得~了。”
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 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壯大。
出 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陳殘雲《山谷風煙》第11章:“等我們回去後,再開展壹場~的鬥爭。”
盛氣淩人
解 釋:盛氣:驕橫的氣焰;
淩:欺壓。
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出 處:清·曾國藩《求闕齋語》:“今日我以盛氣淩人,預想他日人亦盛氣淩我。”
示 例:“潘信誠看馬慕韓和馮永祥那股~的樣子,厭惡地閉上眼睛。”
詞目 秋高氣爽
發音 qiū gāo qì shuǎng
釋義 形容秋季晴空萬裏,天氣清爽。
出處 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示例 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
正當秋高氣爽、暑威盡退的時光,若來這裏小住,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釋 經常發愁和傷感。形容人思想空虛,感情脆弱。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過去,我~,看什麽都沒有意思;父母對我不好,引起我對世界上壹切都憎恨。(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壹章)
成語典故不翼而飛
成語拼音 bù yì ér fēi
成語解釋 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成語故事或出處 《管子·戒》:“無翼而飛者聲也。”《戰國策·秦策三》:“眾口所移,毋翼而飛。”
成語造句 足足的壹百六十塊錢就那樣便~了。(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