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鎩羽而歸
解釋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敗或不得誌。指失敗或不得誌而歸。
出自南朝宋·鮑照《拜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
飛鳥羽毛脫落,養魚之水已幹涸,又看見翻騰跳躍。
示例壹開始字裏行間就漏洞百出,貓聲鳥居然把夜鶯啄得鎩羽而歸。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近義詞落荒而逃
反義詞銳不可當、銳不可擋
擴展資料
1、鎩羽而歸的近義詞
落荒而逃
解釋形容吃了敗仗慌張逃跑。
出自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妳自慢慢的從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
妳自己慢慢的在大路上行走,我便慌張逃跑。
例子赤壁之戰曹操中計慘敗,只得帶著殘兵敗將落荒而逃。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2、鎩羽而歸的反義詞
銳不可當
解釋銳:銳氣;當: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出自宋·範曄《後漢書·吳漢傳》:“其鋒不可當。”
他的鋒芒不可抵擋。
示例人民解放軍戰士英勇善戰,個個如下山猛虎銳不可當,壹舉殲敵無數。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2. 有壹個四個字的成語叫:破什麽如沙唱籌量沙 把沙當做米,量時高呼數字。比喻安定軍心,制造假象來迷惑敵人。
大浪淘沙 淘:用水沖洗。去掉雜質。在大浪中洗凈沙石。比喻在激烈的鬥爭中經受考驗、篩選。
拳中掿沙 沙握在手裏也捏不到壹起。比喻關系不融洽。
如錐畫沙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出來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壹盤散沙 比喻力量分散,沒有組織起來。
猿鶴蟲沙 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
折戟沈沙 戟:古代的壹種兵器。折斷了的戟沈沒在泥沙裏。形容失敗慘重。
簸土揚沙 指虛張聲勢。
恒河壹沙 比喻極其渺小。
累土聚沙 比喻積累收聚。
馬足龍沙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地方。
入海算沙 ①到海底數沙子。比喻白費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射影含沙 相傳江南水中有毒蟲名蜮,人在岸上,影見水中,即以氣為矢,或含沙以射人。及著皮肌,其瘡如疥,中影者亦病。
壹片散沙 比喻力量分散,沒有組織起來。同“壹盤散沙”。
3. 躡什麽躡什麽的四字詞語還有哪些躡手躡腳、躡手躡足、、躡腳躡手
壹、躡手躡腳
白話釋義: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處:《紅樓夢》第五十四回:“於是大家躡手躡腳,潛蹤進鏡壁去壹看。”
二、躡手躡足
白話釋義: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朝代:宋元
作者:佚名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躡手躡足,直到房中,並無壹人知覺。”
三、躡腳躡手
白話釋義:手腳動作很輕,盡量少發出響聲。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醒世恒言·吳衙內鄰舟赴約》:“遂悄悄的躡腳躡手,開了窗兒,跨將出去。”
擴展資料:
同義詞: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壹、鬼鬼祟祟
白話釋義:指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處:《紅樓夢》第三十壹回;“別叫我替妳們害臊了!妳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些事。”
二、偷偷摸摸
白話釋義:形容瞞著人做事,不敢讓人知道。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處:《紅樓夢》第八十回:“別偷偷摸摸的,不中用。”
4. 什麽割舍四字成語難以割舍 [nán yǐgē shě]的意思: 參考難以割舍百度百科
1. ①難以割舍指根據場合或情況吧很難舍棄或丟開。
②割舍,指拋棄;舍得,猶指主觀上願意,又不舍得舍棄。語出唐 張鷟 《遊仙窟》:"有同必異,自昔攸然;樂盡哀生,古來常事。願娘子稍自割舍。"
③難以,指不能;不易。
造句:
現在我們正在觀望。雖然難以割舍,但壹些人確實要離開。
我難以割舍任何壹件東西。
然而,在他那凝重的理性背後,卻難以割舍對灑落之情的向往。
2. 《難以割舍》是歆夙殤逝寫的壹部小說。
5. 瓜什麽拖什麽的四字成語沒有這樣的成語。
所有以瓜開頭的成語: 瓜瓞綿綿 瓞:小瓜;綿綿:延續不斷的樣子。如同壹根連綿不斷的藤上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瓜壹樣。
引用為祝頌子孫昌盛。 瓜李之嫌 瓜李:瓜田李下。
比喻處在嫌疑的地位。 瓜剖豆分 象瓜被剖開,豆從莢裏裂出壹樣。
比喻國土被人分割。 瓜熟蒂落 蒂:花或瓜譏埂罐忌忒渙閨惟酣隸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
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指時機壹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 瓜字初分 舊時文人拆“瓜”字為兩個八字以紀年,即十六歲。
多用於女子。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比喻避嫌疑。
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之嫌 猶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 瓜分鼎峙 比喻國土分裂,群雄對立。
瓜分豆剖 瓜被剖開,豆從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國土被並吞、分割。
瓜葛相連 瓜、葛:都是蔓生植物,其藤能攀隨在別的物體上。①比喻輾轉攀連的社會關系。
②比喻兩件事或兩個人相互牽聯。 瓜連蔓引 比喻人事上輾轉牽連。
瓜皮搭李樹 根本搭不上。指強認親族。
瓜區豆分 猶言區分有序。
6. 什麽何榮四字成語木有什麽何榮的成語。
安富尊榮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貴;榮:榮耀。安定富足,尊貴榮華。
也指安於富裕安樂的生活。傲世妄榮不屈於世俗,置榮華富貴於度外。
本固枝榮主幹強固,枝葉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礎鞏固了,其他部分才能發展。
本盛末榮樹根發達,枝葉才能繁盛。比喻對待事物要著重於根本。
持祿取榮取榮:取悅。保持祿位,取悅於人。
指庸庸祿祿,無所作為。遁世遺榮指避世隱居而拋棄榮華富貴。
阿世取榮指迎合世俗,取悅於人。夫貴妻榮榮: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
指丈夫作了官,妻子也隨之尊貴。富貴顯榮財多位高,顯赫榮耀。
富貴尊榮舊時形容有錢有勢,門庭顯赫。***存***榮***同存在,***同繁榮。
壹般多指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厚祿重榮俸祿優厚,官居高位。
枯木發榮枯萎的樹木恢復生機。比喻衰亡的事物重獲新生。
賣國求榮勾結投靠敵人,出賣國家的權益,謀求個人的富貴。 *** 求榮媚:諂媚。
奉承外國人以謀求個人利益。賣友求榮出賣朋友以謀求名利、地位。
賣主求榮指出賣主人的利益以換取個人的榮華富貴。樂道遺榮樂守聖賢之道而拋棄榮華富貴。
乞寵求榮乞:乞討;寵:寵愛;榮:富貴。乞求寵幸以獲得榮華富貴。
雖死猶榮人雖然死了,但死得光榮。蕭敷艾榮蕭、艾:艾蒿,蒿草;敷、榮:開花。
指蒿草長得很茂盛。比喻才能低下,品行卑劣的人壹時得勢。
比喻小人得誌。欣欣向榮欣欣:形容草木生長旺盛;榮:茂盛。
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
遺芬餘榮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績。遺芬余榮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績。
壹顧之榮顧:看。指被有才學的人看壹下就立即擡高了身價。
衣錦之榮顯貴後回歸故鄉的榮耀。壹面之榮面:見面;榮:榮幸。
很榮幸地見過壹面或看到過壹眼。壹命之榮指受任壹官的榮耀。
引以為榮以此事為光榮。倚玉之榮倚:倚傍;榮:榮幸。
得到了依傍美人身邊的榮幸。形容結成美滿婚姻。
晝錦之榮白天穿著錦繡的衣服,光彩耀目。比喻因做官或地位顯赫而榮耀之極。
知遇之榮知遇:得到賞識或重用。指受到賞識和重用的榮寵。
百身何贖百身:自身死壹百次;贖:抵。拿壹百個我,也無法把妳換回來了。
表示極沈痛地悼念。不亡何待不滅亡還能等待什麽。
即必然滅亡。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若幹、多少。
才有多少時候。指沒過多久。
傅粉何郎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養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壹般。
後泛指美男子。夫復何言夫:語氣助詞;復:還,再。
還能再說什麽話呢!表示感慨很深。更待何時更:再,復。
指不必再等待,已到了該說該做的時候。該當何罪當:承擔。
應該承擔什麽罪。幹君何事幹:關涉;君:妳的尊稱。
跟妳有什麽關系?指人愛管閑事。幹卿何事幹:關涉。
管妳什麽事?常用於譏笑人愛管閑事。後悔何及指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何去何從去:離開;從:跟隨。離開哪兒,走向哪兒。
多指在重大問題上選擇什麽方向。何思何慮慮:憂。
指沒有什麽可思慮的。形容胸襟開闊或無所用心。
悔之何及悔:後悔。後悔也來不及了。
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指此是良辰。
居心何在居心:存心,用意。到底有什麽用意。
衾影何慚衾:被子。指不做虧心事,獨處時內心不感到慚愧。
比喻為人行為光明,問心無愧。噬臍何及噬臍:用嘴咬肚臍。
象咬自己肚臍似的,夠不著。比喻後悔也來不及。
童子何知對年輕人的輕蔑之稱。小孩子懂什麽。
也用作自廉之辭。相煎何急煎:煎熬。
煎煮得為什麽那樣急。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
欲潔何潔潔:佛家主張的脫離凡俗的“凈”。指想棄絕塵世,超脫現實,實際上不可能實現。
也指明明不清白而硬說清白。弋人何篡弋人:射鳥的人;篡:取得。
射鳥的人無法取得。舊喻賢者隱處,免落入暴亂者之手。
於心何忍怎能忍心。即內心不忍。
伊於何底伊:句首助詞;於: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麽地步為止。
表示事情不堪設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弋者何篡弋者:射鳥的人;篡:取得。
射鳥的人無法取得。比喻賢者隱處,免落入暴亂者之手。
弋者何慕弋者:射鳥的人。射手對高飛的鳥束手無策。
舊喻賢者隱居,免落入暴亂者之手。追悔何及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無法改變了。
亦作“追悔不及”。周妻何肉周:南朝周颙;何:南朝何胤。
周颙有妻子,何胤吃肉。比喻各有所累。
7. 四字成語人定勝天 《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
宋·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人定:指人謀。
指人力能夠戰勝自然。 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誌者事竟成也。”
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
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壹步努力。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壹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白手起家 壹切靠自己艱苦奮鬥,創立了壹番事業。 卷土重來 人馬奔跑時卷起的塵土。
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晨鐘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鐘,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破釜沈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投筆從戎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
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金石為開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
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壹個人心誠誌堅,力量無窮。
勤能補拙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 有誌竟成 有堅定的誌向,只要努力從事,壹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藥苦口 能治病的好藥,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壹》:“(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問心無愧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
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誌在四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二十五回:“妾聞‘男子誌在四方’。
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磨杵作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前車之鑒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鑒:鏡子,為教訓。
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臥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鑿壁借光 高鳳流麥 蘇秦刺股 截蒲為牒 三余讀書 陶侃運甓 臨池學書 孫康映雪 囊螢映雪 奮發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爭上遊 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 。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立誌礪誌 強學博覽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壹折:“我和妳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妳這等坌(笨)鳥先飛。” 專壹不移 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手不釋卷 《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註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典故: 釋:放下;卷:指書籍。
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壹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
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胸懷大誌 懷:懷藏。
胸有遠大誌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壹回:“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業精於勤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篤誌好學 策頑磨鈍 發憤忘食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奮。《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尚書·君陳》:“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