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是怎麽來的

成語是怎麽來的

成語大多來源於歷史書籍成語典故,我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厚,社會生活中各種現象壹般都可以找到相關成語故事。

成語歷史典故來就源於壹些歷史書、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及人物,或來源於民間故事、傳說、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兵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後世稱為百家爭鳴。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艷的局面。《漢書?藝文誌》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

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裏來的。?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之後的文化基礎,對我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如成語?《紙上談兵》出處《史記》卷81《廉頗藺相如列傳》2447頁:?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又如例句: 清?曹雪芹《紅樓夢》76回:?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清?曾樸《孽海花》6回:?壹面又免不了杞人憂天,代為著急,只怕他們紙上談兵,終無實際,使國家吃虧。? 曾樸《孽海花》25回:?京朝士大夫企慕曾、左功業,人人歡喜紙上談兵,成了壹時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