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指農歷十壹月。
壹、農歷十壹月為冬月,又稱辜月、暢月、後十月、仲冬。壹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的話,又稱“子月”稱“建子”。成語:寒冬臘月,即是指春節前最冷的三個月,寒月為十月;冬月為十壹月;臘月為十二月。
二、據《史記·封禪書》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這就是說在黃帝時便以冬至為元旦(朔旦)了,不只是“沿襲”周代(“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歲首”“元旦”)已是由來已久,後來“冬至大如年”的由來原是因為“冬至曾是年”。
三、各個月份的別稱如下:
1、壹月份又叫做:正月、早春、新正、開歲、孟春。
2、二月份又叫做如月、杏月、酣香、仲春。
3、三月份三分又叫做桃月、桐月、季春、鳶時、桃良、櫻筍時。
4、四月份又叫做余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5、五月份又叫做臯月、榴月、蒲月、郁蒸、天中。
6、六月份又叫做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7、七月份又叫做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8、八月份又叫做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9、九月份又叫做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10、十月份又叫做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11、十壹月份又叫做暢月、冬月、仲冬。
12、十二月份又叫做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