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莘莘:眾多的樣子;學子,即學生。指眾多的學生,現在是成語。
"莘莘"是個疊字形容詞,表示"眾多",在古漢語中用途寬些。例如,《國語》引述過《周
詩》"莘莘征夫,每懷靡及"。
莘莘學子
拼音:shēn shēn xué zǐ
出處: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莘莘學子,長期苦無出路及至科舉廢止,遊學成風,他們便大批地來到日本。
引申:
莘莘:眾多的樣子;
莘莘征夫。--《國語·晉語》。註:"莘莘,眾多。"
莘莘將將。--枚乘《七發》。註:"莘莘,多貌也。
"禍之長也茲莘。--《莊子·徐無鬼》。釋文引李註:"莘,多也。"
學子: 即學生。合起來是:眾多的學生。
誤用警示:
壹、表示眾多,不能指具體的壹個或多個
例壹壹些莘莘學子為保留農籍付出失學的代價。(《文摘報》1994年4月24日1版)
例二1944年深秋,在北碚復旦大學登輝堂前,壹位穿著褪色米黃風雨衣的莘莘學子,腋下夾著本書,迎著颯颯江風向圖書館匆匆走去。(《編輯之友》1993年第1期第45頁)
這兩例用得不正確,出於不理解"莘莘"表示"眾多"的含義。"學子"即學生,本來是個集合名詞,可作單數理解,也可作復數理解,漢語如此,像英語、俄語這樣的外語也如此。"學子"加上"莘莘",意思成為"眾多的學生",就不能再加"壹些""壹位"這類詞了。
正確的用法:
壹二九是莘莘學子的節日,也是趙姍姍的節日。
二、"莘"的讀音
註意:莘,不可讀成xin,也不可讀成qian,應讀shēn。
三、只用於形容學生
在現代漢語書面語言中,"莘莘學子"只用於形容學生。報刊上用這個詞組,有時也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