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事不宜遲、時不我待
壹、迫不及待
解釋:迫: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譯文:而且系酒後遊戲,該仙子為什麽迫不急等。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形容心情急迫
近義詞十萬火急、迫在眉睫、心如火焚、按捺不住、心急如焚、千鈞壹發、心急火燎、火燒眉毛、急於求成、急不可耐、千均壹發、急如星火、燃眉之急、當務之急、心裏如焚、刻不容緩、急不可待、如饑似渴
反義詞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待時而動、慢條斯理、待機而動
二、迫在眉睫
解釋: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
出自:春秋·莊周《莊子·庚桑楚》:“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
譯文:說:剛才我看見妳眉宇之間。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近義詞當勞之急、火燒眉毛、近在咫尺、迫不及待、千鈞壹發、急如星火、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燃眉之急
反義詞慢條斯理、不急之務、遠在天邊
三、刻不容緩
解釋:刻:指短暫的時間;緩:延遲。指形勢緊迫,壹刻也不允許拖延。
出自:宋·周密《齊東野語》:“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歷又吉,何疑?事不容緩。”
譯文:帝王即位,這就是好日子,兼職經歷又吉,為什麽懷疑?事實不容緩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緊迫
近義詞事不宜遲、火燒眉毛、迫不及待、千鈞壹發、迫在眉睫、千均壹發、刻不待時、當務之急、義不容辭、燃眉之急
反義詞待時而動
四、事不宜遲
解釋: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出自:元·賈仲名《蕭淑蘭》第四的:“事不宜遲,收拾了便令媒人速去。”
譯文:事情不應該遲,收拾了就讓媒人快走。
近義詞兵貴神速、時不我待、當務之急、趁熱打鐵、刻不容緩、燃眉之急
反義詞曠日持久、來日方長
五、時不我待
解釋:我待:“待我”的倒裝,等待我。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出自:《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譯文:時間過去了,壹年不給我。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含褒義
近義詞日不我與、事不宜遲、爭分奪秒、歲不我與、不失時機、時不再來、時不我與、機不可失
反義詞無所事事、得過且過、猶未遲也、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