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遙水遠(shān yáo shuǐ yuǎn)
釋義:指道路遙遠。
出處:宋·楊無咎《玉抱肚》詞:“見也渾閑,堪嗟處、山遙水遠,音書也無個。”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釋義: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山窮水盡(shān qióng shuǐ jìn)
釋義:山和水都到了盡頭。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出自:宋·陸遊《遊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4.山高水長(shān gāo shuǐ cháng)
釋義:象山壹樣高聳,如水壹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範或聲譽象高山壹樣永遠存在。後比喻恩德深厚。
出處:唐·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5.青山綠水(qīng shān lǜ shuǐ)
釋義:青、綠,表示明朗,讓人看著舒服的顏色。泛稱美好山河。形容美麗的河山。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青山綠水。’曰:‘見後如何?’師曰:‘綠水青山。’”
6.千山萬水(qiān shān wàn shuǐ)
釋義: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出處:唐·張喬《寄維陽故人》詩:“離別河邊綰柳條,千山萬水玉人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