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實
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
解釋:名不副實(副:相稱)指名稱與內容或名聲與實際不相符,空有虛名。?
結構: 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近詞區分:名不副實—有名無實
“名不副實”與“有名無實”意義相近,兩者都有空有名聲或名義的意思。區別在於“有名無實”的意思是徒有名聲、名義,而實際上並不是那麽好。“名不副實”表示實際跟名義或名聲不相稱;“有名無實”表示空有名義或名聲,並無實際。“名不副實”偏重於“名”“實”不相符,語意較輕;“有名無實”偏重於“名”有而“實”無,語意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