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博大精深是成語嗎

博大精深是成語嗎

博大精深

編輯

博大精深是漢語中的成語詞匯,形容思想和學術廣博高深。多用於形容理論、學識、思想、作品等廣博豐富,深奧精微。 其形容對象多為某某內容。[1]

中文名

博大精深

出 處

《〈逸周書〉序》

目錄

1 成語解釋

2 成語典故

3 詞語辨析

成語解釋

編輯

詞 目 博大精深

發 音 bó dà jīng shēn

釋 義:博:寬廣。形容思想和學術廣博高深。多形容理論、學識、思想、作品等廣博豐富,深奧精微。 壹般形容內容。

成語典故

編輯

出 處 :明·姜世昌《〈逸周書〉序》:“迄今讀書,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示 例 :瑚之為學,~,以經世自任。 (《清史稿·陸世儀傳》)

詞語辨析

編輯

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人的思想與知識等 。[2]

近義詞:博學多才、經天緯地

反義詞 :才疏學淺、大道至簡、不學無術

博大精深有個明顯的博論,就是廣博和高深是壹對矛盾。學問、愛好廣博必然不會樣樣精深(精通)。壹個人、壹個團體、壹個國家的精力能力智慧總歸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出色,方方面面都強。認真盤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會發現外表很博大,但不是方方面面都精深,只是有些方面很強很精深,其他方面都是忽悠和糊弄。

大道至簡意味者“少而精”,博大精深意味著“多而廣”,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是壹對矛盾,是壹體的兩面。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是可以轉化的,大道至簡往往要博采眾長,與其他專業融會貫通。僅僅融會貫通又會造成新的“博大精深”,融貫中西、博采眾長只是基礎,還不是大道至簡,大道至簡必須再整合創新,跳出原來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揮動奧卡姆剃刀,剔除那些無效的、可有可無的、非本質的東西,融合成少而精的東西。所謂“為學日增,為道日減”就是這個道理。

英文Broad and pro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