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字開頭的成語:悲不自勝、悲歡離合、悲歡合散、悲從中來、悲歌易水。
1、悲不自勝 [ bēi bù zì shèng ]
解釋:勝:能承受。悲傷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極度悲傷。
出自: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燕歌》遠別,悲不自勝。”
釋義:想起《燕歌》所詠的遠別,悲傷難忍;與故國遺老相會,哭都嫌晚。
語法:補充式;作謂語、補語;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2、悲歡離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釋:悲傷、歡樂、離散、聚會。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
釋義:人生有悲傷有喜悅,有相聚也有離別,月亮會圓也會缺,這樣的事從古到今都是永遠無法改變的遺憾!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生活中的悲哀喜悅等情感
3、悲歡合散 [ bēi huān hé sàn ]
解釋:泛指生活中的種種境遇和心情。
出自: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當花對酒,樂罷哀余,通滯屈伸,悲歡合散。”
釋義:悲哀和歡樂,團聚和離別,生活中的種種境遇和心情。
語法:作主語、賓語;形容生活中的悲哀喜悅等情感
4、悲從中來 [ bēi cóng zhōng lái ]
解釋:中:內心。悲痛的感情從內心湧出來。
出自: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釋義: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湧而出匯成長河。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5、悲歌易水 [ bēi gē yì shuǐ ]?
解釋: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出自:《史記·刺客列傳》載:戰國時,荊軻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們送別於易水,高漸離擊築,荊軻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登車不顧而去。
釋義:戰國末期,燕太子丹從秦國逃回,訪到義士荊軻與高漸離,請他們出面去刺殺秦王嬴政。壹切準備就緒,太子丹率手下著白裝送他們到易水邊,高漸離擊築,荊軻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壹行人灑淚告別。
語法:作謂語、定語;描寫悲壯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