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 義 居:處於。後來的超過先前的。有以稱贊後起之秀超過前輩。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對漢武帝說:“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示 例 今老矣,樂不預少年文酒之會,~,又不知其為誰?(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四)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後者勝前者
近義詞 青出於藍
反義詞 壹代不如壹代
歇後語 刀茅變槍炮
燈 謎 砌墻;叠羅漢;壹樓客滿;武則天稱帝
典故漢武帝時,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別叫作汲黯、公孫弘和張湯。這3個人雖然同時在漢武帝手下為臣,但他們的情況卻很不壹樣。
汲黯進京供職時,資歷已經很深且官職也已經很高了,而當時的公孫弘和張湯兩個人還只不過是個小官,職位低得很。可是由於他們為人處事恰到好處,加上政績顯著,因此,公孫弘和張湯都壹步壹步地被提拔起來,直到公孫弘封了侯又拜為相國,張湯也升到了禦史大夫,兩人官職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這個人原本就業績不及公孫弘、張湯,可他又偏偏心胸狹窄,眼看那兩位過去遠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裏很不服氣,總想要找個機會跟皇帝評評這個理。
有壹天散朝後,文武大臣們陸續退去,漢武帝慢步踱出宮,正朝著通往禦花園的花徑走去。汲黯趕緊趨步上前,對漢武帝說:“陛下,有句話想說給您聽,不知是否感興趣?”
漢武帝回過身停下,說:“不知是何事,不妨說來聽聽。”
汲黯說:“皇上您見過農人堆積柴草嗎?他們總是把先搬來的柴草鋪在底層,後搬來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覺得那先搬來的柴草太委屈了嗎?”
漢武帝有些不解地看著汲黯說:“妳說這些,是什麽意思呢?”
汲黯說:“妳看,公孫弘、張湯那些小官,論資歷論基礎都在我之後,可現在他們卻壹個個後來居上,職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農人壹樣嗎?”
幾句話說得漢武帝很不高興,他覺得汲黯如此簡單、片面地看問題,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貶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壓住火氣,什麽也沒說,拂袖而去。此後,漢武帝對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職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後來者居上,原本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這就要看我們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了。汲黯認為提拔人才壹定要論資排輩,反對後來居上,是不可取的。
汲黯是西漢武帝時代人,以剛直正義、敢講真話而受人尊重。他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節,講求實效。雖然表面上不那麽轟轟烈烈,卻能把壹個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朝廷把他從東海太守調到朝廷當主爵都尉——壹種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職。
有壹次,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為老百姓辦好事了。沒等皇帝把話說完,汲黯就說:“陛下內心裏那麽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壹句話把皇帝噎了回去。漢武帝登時臉色大變,宣布罷朝,滿朝文武都為汲黯捏著壹把汗,擔心他會因此招來大禍。武帝回到宮裏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汲黯這個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他當主爵都尉的時候,公孫弘、張湯都還是不起眼的小官,後來,他們壹個勁兒住上升,公孫弘當上了丞相,張湯做上了禦史大夫,可他汲黯還蹲在原地沒動窩。有壹天,汲黯對武帝說,陛下使用群臣,跟碼劈柴壹樣,是“後來者居上”啊!漢武帝當然聽得出這是發牢騷。於是,轉臉對臣下們說:“人真是不能不學習啊!妳們聽汲黯說話,越來越離譜了!”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