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不可令有稱譽,見役勛貴,處之下坐,以取殘杯冷炙之辱。”
殘羹冷飯 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舍的東西。
出處:明·劉基《孤兒行》:“清晨采薪日入歸,殘羹冷飯難充饑。”
殘羹冷炙 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舍的東西。
出處: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殘湯剩飯 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舍的東西。
出處: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我三個孩兒都下在死牢中,我叫化了些殘湯剩飯,送與孩兒每吃去。”
好善樂施 好:喜歡;善:親善,善事;樂:樂意;施:施舍。指喜歡做善事,樂意施舍。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二》:“聞徽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
急公好施 指熱心公益,樂於施舍。
嗟來之食 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處:《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輕財好施 指不吝惜錢財,喜好施舍。
仁漿義粟 指施舍給人的錢米。
出處:《搜神記·楊伯雍》:“公汲水作義於阪頭,行者皆飲之。”《後漢書·黃昏傳》:“於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
善財難舍 善財:原為釋迦牟弟子名,後取“善”之“愛惜”意,指“愛惜錢財”。舍:施舍。指人愛惜錢財,不願施舍於人。常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
沿門持缽 原指僧、尼挨門向人求布施,後泛指到處乞求施舍。
出處:明·高攀龍《講義·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當,我卻無分了,便至沿門持缽,仰息他人。”
沿門讬缽 泛指到處乞求施舍。同“沿門持缽”。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妳若借了這事,向親友各家不問交誼壹概的沿門讬缽搖尾乞憐起來,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義漿仁粟 舊指施舍貧民的食物。
出處:清·馮桂芬《上海果育堂記》:“易纏頭之金,義漿仁粟不匱矣;輟秉燭之晷,讀書治生有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