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叮咚是什麽意思?

叮咚是什麽意思?

叮咚是什麽意思

[編輯本段]樂器簡介

叮咚,是黎族特有的敲擊體鳴樂器,以樂器的發聲命名。黎語稱朗?。流行於海南省東方、保亭、白沙、樂東等地。

木制,最初目的是嚇跑野獸,後發展為節奏樂器。

[編輯本段]名字由來

“叮咚”是用兩根長約兩米的碗口般粗的木頭上下次懸吊而成。演奏時,手特兩根追棒子在這兩根粗大木頭的不同部位上敲打,便會了發出音調不同的撞擊聲響。聽之,覺得其音雄渾粗獷,深沈悠揚,凡是有黎家人居住和種植作物的地方,都會迥蕩著這種原始而有節奏的“叮咚”聲。在表演藝術的舞臺上,中國的藝術家更是以精湛的壹演,創造了世界音樂壹絕——在原木上敲擊出了動人的樂譜。人們似乎不太情願以任何高雅、華麗的文字詞語給這種古老而新奇的民族器樂命名,只好用其在敲擊之下所產生的聲響形象來給它擬音命名——叮咚。

[編輯本段]樂器文化

在海南島的黎母嶺和五指山下,在昌江和萬泉河畔,居住著勤勞勇敢的黎族人民。黎族的文化藝術雖然沒有本民族的文字記載,但流傳在民間的口頭文學頗為豐富,尤其是傳統故事和歌謠更占有主要地位,音樂舞蹈也都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黎族人民喜歌善舞,不僅逢年過節、 *** 喜慶要唱歌,就是平時勞動生產也要唱歌。黎家青年男女更是歌唱的能手。打叮咚 是黎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它的特點是簡便易學,人人能打。叮咚的聲音清脆嘹亮、 雄渾粗獷、淳樸動聽,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它在農業生產上,還曾起過驅趕鳥獸、保護農作物的重要作用。

[編輯本段]樂器歷史

叮咚是黎族古老的民間樂器,打叮咚在海南流傳已久,它記錄了黎族人民刀耕火種的年代。那時,黎家拿起勾刀,到山上砍除荊棘和荒林,清出壹小片壹小片的土地,來種植玉米和山欄米(是當地壹種良種稻米)。可是,山裏森林密布、野獸成群,黎族人民辛辛苦苦種上的莊稼,經常被野獸破壞,特別是當山欄米成熟時節,大群的野豬便來偷食,往往壹夜工夫就把 成片的山欄稻谷啃個精光,使即將收獲的稻田變成荒地。聰穎的黎家人,為保衛自己的勞動 果實,便在山中搭起茅草棚看護莊稼,還砍下兩根五尺多長的枯木棒吊在棚前,用兩根短木 棍敲打來恫嚇野獸。這就是叮咚的由來。

打叮咚的原始形式,是將木棒吊在田間的樹枝上,並用壹根繩子系著兩根劈開的竹子綁在離 叮咚較遠的地方,在打叮咚時中間穿插著打竹子,壹拉繩索兩根竹子便發出響亮的“拍拍” 聲,藉著山谷的回音,就可將較遠處的鳥獸嚇跑。叮咚對猴子最有效,人聲吆喝對它無濟於事,只要叮咚壹響,猴子準會立即溜走。黎族人民還有這樣的習慣,往往在打叮咚之前和敲完壹段之後,總要說上幾句話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長期以來,黎家人通過敲擊木棒的不同部位,發現能打擊出不同的音調,為解除夜間山谷中的寂寞,逐漸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節奏,敲打起來,叮咚之聲非常動聽。久而久之,叮咚便成了獨具黎族風采的樂器,打叮咚便 成了黎家日常的壹種娛樂形式。1956年4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現海南省)歌舞團下鄉和黎胞聯歡時,發現了這種演奏形式,經過整理、提煉,取消了竹子,突出了音樂部分,便成了今天人們在舞臺上所見到的打叮咚。

[編輯本段]樂器結構

叮咚由木杠和木架組成,木杠是發音體,多采用紅木或其它質地堅硬的木材制成, 杠長200厘米~240厘米、直徑10厘米~12厘米,用繩索吊於刻有花紋圖案的三腳木架上。在 海南民間,黎家常用當地的“柴即慎”(海南話叫作紅麻樹)木材制作。每根木杠能發出五度關系的兩個音,上壹根為c1、g1,下壹根為a、e?1,上下兩根為小三度的諧和音程。音調不準 時,除可用刀子修正木杠外,移動吊掛木杠兩端的繩索也能調節。在黎族村寨,叮......

叮咚是什麽意思

叮咚,是黎族特有的敲擊體鳴樂器,以樂器的發聲命名。在黎族群眾中,不論男女老少都愛打叮咚,並把它看作自己心愛的樂器,還編了許多叮咚民 歌,每逢過年過節或 *** 慶祝,就壹邊演奏、壹邊歌唱。有壹首叮咚演奏的歌這樣唱道:“山欄稻米軟又 香,過去全被地主嘗,貧農深夜守山欄,打起叮咚把野豬趕。今天黎族得解放,山欄稻米人 人嘗,叮咚越打越響亮,聲聲感謝 *** 。”直到今天,每逢中秋佳節,在海南島五指山區 ,黎族仍在明月之下,用叮咚演奏歌曲,歡慶豐收。 叮咚可以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樂曲有《叮咚舞曲》等。

新名詞叮咚是什麽意思

“叮咚”是漢語固有的象聲詞,不是新詞,也不是名詞,而屬於動詞,形容金屬、玉器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也可以寫作“丁冬”,英文對應的詞 tinkle。

成語叮咚作響什麽意思

叮咚作響,形容聲音的四字詞語,不在成語之列

咚吧妳個隆叮咚什麽意思?

咚巴貌似是壹種樂器,冬不拉,新疆的壹直樂器,那整句話我就覺得應該是壹種旋律或者舞蹈之類的。

什麽什麽叮咚成語

沒找到

千叮萬囑 [qiān dīng wàn zhǔ]

基本釋義

再三再四地囑咐。表示對囑咐的事情極重視。

出 處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將妳千叮萬囑,妳偏放人長號短哭。”

“叮咚”“丁冬”它們的意思有差別嗎?

沒有區別. 以前寫做叮盯,現在簡化寫成丁冬都正確的

目前教材上寫的的確是 “丁冬”。現在教材改動得很快,很多字的用法發生了變化,還有字音也有變化。“丁冬” 壹詞出現在人教版語文壹、二年級的教材上。

什麽叮咚+四字成語

叮字成語有 叮叮當當 千叮嚀成語並沒有帶叮咚的:hēi gū lōng dōng 拼音代碼,萬囑咐 千叮萬囑 咚字成語找到壹個成語詞目:很黑暗:黑咕隆咚成語拼音:hgld 成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