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賢舉能:xuǎn xián?jǔ?néng
解釋:選拔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與能”。
出處:《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售修睦。”
示例:他主張德政,主張~,主張大壹統。 ◎郭沫若《歷史人物·屈原研究三》
2、選賢任能:xuǎn xián rèn néng
解釋::選拔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與能”、“選賢舉能”。
出處:《舊唐書·食貨誌上》:“設官分職,選賢任能,得其人則有益於國家,非其才則貽患於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示例:以道言之,~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漢成帝》
3、選賢與能:xuǎn xián yǔ néng
解釋::選拔任用賢能的人。與,通“舉”。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舉能”。
出處:《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售修睦。”
示例:~,於今雖重。 ◎唐韓愈《除崔群戶部侍郎制》
4、野無遺賢:yě wú yí xián
解釋: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賢,人盡其才。
出處:《書·大禹漠》:“野無遺賢,萬邦鹹寧。”
5、以言舉人:yǐ yán jǔ rén
解釋: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文學]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言治,過管晏之才。心卑卿相,誌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言舉人,若以毛相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
6、玉尺量才:yù chǐ liáng cái ?
解釋:尺:玉制的尺,舊時比喻選拔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用恰當的標準來衡量人才和詩文。
出處:唐·李白《上清寶鼎》詩:“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示例:從此珊瑚在網,文博士本出宮中,~,女相如豈遺苑外。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二回
7、知人善任:zhī rén shàn rèn
解釋: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處:漢·班彪《王命論》:“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壹曰帝堯之功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征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示例:只有~,才能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