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帶“南北”的成語有哪些?

帶“南北”的成語有哪些?

南來北往、南征北戰、南轅北轍、東西南北、天南地北、走南闖北、南腔北調、大江南北、北雁南飛、南人北相、上南落北、雪北香南、南橘北枳、南來北去、指南攻北、南販北賈、南箕北鬥、北門南牙、北去南來、南枝北枝、通南徹北、南艤北駕、南阮北阮、面北眉南、南船北馬、南航北騎、北轍南轅、南鷂北鷹等。

壹、南來北往 [ nán lái běi wǎng ]

解釋:有的從南往北,有的從北往南。也泛指來來往往。

出自: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但是南來北往,經商客旅,都來我這店裏吃酒。”

二、南轅北轍 [ nán yuán běi zhé ]

解釋: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西漢 劉向《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譯文:去楚國卻往北方向行走。

三、天南地北 [ tiān nán dì běi ]

解釋:壹在天之南,壹在地之北。形容地區各不相同。也形容距離極遠。

出自:金·元好問《邁陂塘》詞:“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譯文: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四、走南闖北 [ zǒu nán chuǎng běi ]

解釋: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出自:近代 老舍《龍須溝》第二幕:“這年月呀,女人尊貴啦,跟男人壹樣可以走南闖北的。”

五、南橘北枳 [ nán jú běi zhǐ ]

解釋:枳:落葉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壹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出自:春秋時期 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譯文:桔子生在淮南叫做桔子,生在淮北叫做枳,雖然葉子與形狀差不多,但是味道卻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