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義詞的成語:
1、憨態可掬,憨:樸實,天真。掬:捧取。形容天真單純的樣子盡情流露,很招人喜愛。也作憨狀可掬。
2、力排眾議,極力排除各種議論,使自己的主張占上風。
3、息事寧人,原指不生事擾民,後指從中調整或自行讓步,平息糾紛,使彼此相安,和睦相處。
4、化險為夷,化危險為平安;轉危為安。
5、網開壹面,本作網開三面。《史記·殷本紀》記載,湯走到野外,看見打獵的人,四面都張滿了網。並且禱告說,天下四方的鳥獸,都到我的網裏來。湯說,這樣壹來,就把鳥獸都搞光了。於是把網收起了三面給鳥獸留下壹條生路。
6、嘆觀止矣: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孫龐鬥智:孫:孫臏;龐:龐涓。孫臏、龐涓各以智謀爭鬥。比喻昔日友人今為仇敵,各逞計謀生死搏鬥。也比喻雙方用計較量高下。
7、搬弄是非 搬弄:挑撥。把別人背後說的話傳來傳去,蓄意挑撥,或在別人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8、溫文爾雅 溫文:態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優雅。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太過懦弱,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9、趾高氣揚 趾高:走路時腳擡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擡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10、溫文爾雅 溫文:態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優雅。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太過懦弱,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