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有()():大有裨益,大有作為,大有人在,大有起色,大有之年,大有希望
2.壹()()全:壹應俱全
大有裨益[dà yǒu bì yì]
釋義:大有:大有, 許多的。裨益:益處、好處。形容某件事讓人益處很大。
出處:《北齊書·唐邕傳》:“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漸虛,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大有作為?[dà yǒu zuò wéi]
釋義:意思是能夠充分發揮才能,做出很大成績。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公孫醜下》:“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主不之。朱熹集註:“大有為之君,大有作為,非常之君也。
大有人在[dà yǒu rén zài]
釋義:形容某壹種人為數不少。
出處:《資治通鑒·隋紀煬帝大業十壹年》:“帝至東都,顧眄街衢,謂侍臣曰:‘猶大有人在。’意謂向日平楊玄感,殺人尚少故也。”
大有起色[dà yǒu qǐ sè]
釋義:明顯地出現好轉的樣子(多指渙散的工作或覺重的疾病)。
出處:清·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皖省惟英、霍有零賊,余亦肅清,南中軍務,大有起色。”
大有之年[dà yǒu zhī nián]
釋義:基本釋義為豐收年。
出處:歲歉曰饑饉之歲,年豐曰大有之年。——《幼學瓊林》
大有希望?[dà yǒu xī wàng]
釋義:指做成某事的可能性很大。
壹應俱全?[yī yīng jù quán]
釋義:壹應:壹切;俱:都。壹切齊全,應有盡有。
出處:出自《何典》第四回:“和尚道:‘小僧身上餓皮虱、角虱……壹應俱全,不知要那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