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包含“冠”字的成語有哪些?

包含“冠”字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冠帶之國

拼音: guān ?dài ?zhī ?guó

解釋: 冠帶:帽子,帶子。指講禮儀的國家和習於禮教的人民。

出處: 《韓非子·有度》:“兵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

2、成語: 冠蓋如雲

拼音: guān ?gài ?rú ?yún

解釋: 冠蓋:指仁宦的冠服和車蓋,用作官員代稱。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出處: 漢·班固《西都賦》:“紱冕所興,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舉例造句: 冠蓋如雲,急偵之,乃壹吏部郎經過也。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記前生》?

3、成語: 冠絕壹時

拼音: guàn ?jué ?yī ?shí

解釋: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壹。形容在某壹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壹指。

出處: 《晉書·劉聰載記》:“十王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壹時。”

舉例造句: 凝古辭學精敏,義理該通,凡數千言,冠絕壹時,天下仰風。 ★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十

4、成語: 冠上加冠

拼音: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解釋: 同畫蛇添足,比喻多余的舉動。

出處: 清·趙翼《陔餘叢考·成語》:“畫蛇添足、冠上加冠,二皆陳軫說楚令尹昭陽之言。”

5、成語: 彈冠相慶

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解釋: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指官場中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出處: 《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禹彈冠。’”宋·蘇洵《管仲論》:“壹日無促,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

舉例造句: 哥哥既已做官呵,彈冠相慶渾難已,怎得把樁庭消息臨歧寄,使兩地相思頃刻除。 ★明·汪遷訥《種玉記·登雋》

6、成語: 衣冠濟濟

拼音: yī ?guān ?jǐ ?jǐ

解釋: 濟濟:莊重恭敬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莊重。

出處: 《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唐·張昭《郊廟歌辭·周朝饗樂章·忠順》:“衣冠濟濟,鐘磬洋洋。令儀克盛,嘉會有章。”

舉例造句: 各人分著幫,擺設了豬羊祭筵,衣冠濟濟的在那裏伺候。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7、成語: 衣冠禽獸

拼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解釋: 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壹樣卑劣的人。

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

舉例造句: 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三回?

8、成語: 衣冠掃地

拼音: yī ?guān ?sǎo ?dì

解釋: 指舊時士大夫寡廉鮮恥,喪盡名節。

出處: 《舊唐書·薛廷珪等傳論》:“自唐祚橫流,衣冠掃地,茍無端事,孰恢素風。”

9、成語: 沐猴而冠

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解釋: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舉例造句: 豐私家之積,此沐猴而冠爾,尚焉足道哉! ★《晉書·張載傳》

10、成語: 發上沖冠

拼音: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解釋: 猶言發上指冠。形容極度憤怒。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舉例造句: 灌將軍目眥層裂,發上沖冠,怒罵之,極詆其生平,不值壹錢。 ★清·曹宗璠《翟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