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不可名狀的出處是

成語不可名狀的出處是

成語出處:《老子》第十四章。

成語發音:bù kě míng zhuàng。

成語解釋:名:說出;狀:形容。不能用語言來形容。

成語出處:

1、晉 葛洪《神仙記》:“光彩耀目,不可名狀。”

2、《老子》第十四章:“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晉·葛洪《神仙記·王遠》:“衣有文采,又非錦綺,光彩耀目,不可名狀。”

成語繁體:不可名狀。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聲音、色彩、感覺等不能用語言描述。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狀,不能讀作“zuànɡ”。

近義詞:不可言宣、不可思議、不可勝言。

反義詞:壹語破的。?

不可名狀造句:

1、晚上,對著孤燈,我陷入不可名狀的思念之中,實在排解不開時,我徘徊在我倆散步的海灘、草地,對著星星、月亮,聲聲呼喚著妳!

2、望著這個可憐的孩子,壹種不可名狀的感情湧上來。

3、看著臻於完美的馬踏飛燕,王天都禁不住給自己豎起了大拇指,壹種不可名狀的驕傲,自我崇拜,澎湃如江海。

4、剎那之間又是那個不可名狀的黑影,壹閃而過,那究竟是個什麽影子呢?

5、頓時,他覺得心裏象熬壹付中藥,翻滾著壹股不可名狀的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