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呆:呆板,不靈活。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
出處: 元·馬致遠《嶽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呸!可不幹賺了我奔走紅塵九千裏。”
形容人笨拙不靈巧的成語: 笨鳥先飛 拼音: bèn niǎo xiān fēi
解釋: 行動笨拙的鳥要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出處: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壹折:“我和妳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妳這等坌(笨)鳥先飛。”
形容人笨拙不靈巧的成語: 愚不可及 [ yú bù kě jí ] 基本解釋 愚:傻,笨,及:比得上。 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詳細解釋 1. 解釋: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2. 出自:《論語·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 示例:我看見這種認真的忙迫的情形時,心裏總想開口向它們發壹句~的提問——“往哪裏去?!” ◎魯迅《華蓋集續編·壹點比喻》
形容人笨拙不靈巧的成語: 冥頑不靈 [ míng wán bù líng ] 基本解釋 冥頑:愚鈍無知;不靈:不聰明。 形容愚昧無知。
詳細解釋 1. 解釋:冥頑:愚鈍無知;不靈:不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2. 出自:唐·韓愈《祭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3. 示例:~藐王章,羊狠狼貪性狂恣。 ◎清·葉廷琯《鷗陂漁話·嚴戊卿捕鱷行紀誅潮匪事》
形容人笨拙不靈巧的成語: 食古不化 [ shí gǔ bù huà ] 基本解釋 指對所學的古代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於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東西不消化壹樣。
詳細解釋 1. 解釋:指對所學的古代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於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不東西不消化壹樣。
2. 出自:清·陳撰《玉幾山房畫外錄》卷下載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3. 示例:如果不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研究古代文化遺產,就會~。
心勞日拙:心勞:費盡心機;日:逐日;拙:笨拙。現多指做壞事的人,雖然使盡壞心眼,到頭來不但撈不到好處,處境反而壹天比壹天糟。
氣壯如牛:氣很盛,但使人覺得笨拙。
巧拙有素:巧:精巧;拙:笨拙;素:本來的。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是天賦素養造成的。
以勤補拙: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鄉巴佬:笨拙、遲鈍又粗俗質樸的鄉下人。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屈:枉屈。極為正直的人,表面上好像枉屈;極為靈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巧詐不如拙誠:詐:欺騙;拙:笨拙。機巧而偽詐,不如笨拙而誠實。
巧不若拙:拙:笨拙。有時巧捷不如笨拙。
拙嘴笨舌: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於講話。
巧妻常伴拙夫眠:巧媳婦常與笨拙的丈夫同眠。比喻不稱心如意的事。
憨頭憨腦:指純真樸實或笨拙的樣子。
心拙口夯:夯:同笨。心思笨拙,又不善於說話。
拙口鈍辭:鈍:笨拙,不靈活。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心勞政拙:心勞:費盡心機;拙:笨拙。雖然費盡必力,但卻沒有取得政績。
巧偽不如拙誠:奸巧偽詐不如笨拙而誠實。
騃童鈍夫:指愚昧笨拙的人。
巧不勝拙:拙:笨拙。有時巧捷不如笨拙。
棋高壹著,束手縛腳:壹著:下棋時走壹步。跟棋藝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顯得笨拙。比喻技術高人壹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呆童鈍夫:指愚昧笨拙的人。
雜進巧拙:雜:混雜在壹起。靈巧的和笨拙的人都能得到錄用。
口巧手拙:巧:靈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說,動手能力相當差。
將勤補拙:以勤奮彌補笨拙。
無能之輩:笨拙、沒有能力或容易犯錯誤的人。
呆頭呆腦:呆:呆板,不靈活。形容思想、行動遲鈍笨拙。
拙口笨腮:嘴巴笨拙。指不善於言辭。
厲世摩鈍:厲:勸勉;鈍:魯鈍。指磨礪世人,使笨拙的人奮發有為。
枉曲直湊:指在彎曲的路上卻筆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變通。
拙嘴笨腮:猶拙嘴笨舌。嘴巴笨拙。指不善於言辭。
吃力不討好:討:求得。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稱贊。形容事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外愚內智:外形笨拙憨厚,內心機智聰明。
鈍口拙腮: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笨鳥先飛:行動笨拙的鳥要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