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趕盡殺絕
拼音: gǎn jìn shā jué
解釋: 驅除幹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妳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2、灰滅無余
拼音: huī miè wú yú
解釋: 灰滅:人或事物像灰燼般消滅。比喻人或物已經不復存在。
出處: 《後漢書·陳龜傳》:“或舉國掩戶,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空城。”
3、浸微浸滅
拼音: jìn wēi jìn miè
解釋: 浸:漸漸;微:衰敗;滅:消滅。逐漸衰微而至於消失。
出處: 《漢書·董仲舒傳》:“上嘉唐虞,下悼桀紂,浸微浸滅浸明浸昌之道,虛心以改。”
4、聚而殲之
拼音: jù ér jiān zhī
解釋: 聚:會集,包圍;殲:消滅。把敵人包圍起來消滅。
出處: 《魏書·蠕蠕傳》:“社侖兇狡有權變,月余,乃釋匹候跋,歸其諸子,欲聚而殲之。”
5、全軍覆滅
拼音: quán jūn fù miè
解釋: 整個軍隊全部被消滅。比喻事情徹底失敗。
出處: 《舊唐書·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所敗,荊南節度使張伯儀全軍覆沒。”
6、煙消火滅
拼音: yān xiāo huǒ miè
解釋: 煙雲消散,火光熄滅。比喻事物消滅幹凈。
出處: 晉·傅玄《四言詩》:“忽然長逝,煙消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