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兵束甲]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傲慢無禮] 出自《三國誌·吳誌·三嗣主傳》裴松之註引孫皓侍中李仁之言:“視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謂傲慢;傲慢則無禮,無禮則不臣,不臣則犯罪,犯罪則陷不測矣。”
[愛人好士]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先主傳》:“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愛日惜力]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孫和傳》:“且誌士愛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恥非其次。”
[豐屋之禍] 出自陳壽《三國誌·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易》曰:‘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閴其無人’。王者以天下為家,言豐屋之禍,至於家無人也。”
[感恩戴德]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感恩懷德] 出自《三國誌·魏誌·齊王芳傳》“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南朝·宋·裴松之註:“古之舍生取義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懷德,投命無悔,或利害有機,奮發以應會,詔所稱聶政、介子是也。”
[翻然改圖] 出自《三國誌·蜀誌·呂凱傳》:“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公規密諫] 出自《三國誌·魏誌·桓階傳》:“時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階數陳文帝德優齒長,宜為儲副,公規密諫,前後懇至。”
[刮骨去毒] 出自《三國誌·蜀誌·關羽傳》:“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肩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旦夕之危] 出自《三國誌·蜀誌·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呂蒙傳》:“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東家丘]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邴原傳》:“原從行,卒。”裴松之註引《邴原別傳》:“君乃舍之,躡屣千裏,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
[百裏才]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龐統傳》:“龐士元非百裏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
[哀喜交並]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睹微知著] 出自《三國誌·呂布臧洪傳》:“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變化無方]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袁紹傳》:“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小,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二三其節]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裴松之註引孫盛曰:“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二三其節,可以推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
[不毀之制]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武宣卞皇後紀》:“而未著不毀之制,懼論報德之義,萬世或闕焉。”
[殘忍不仁]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
[才藻艷逸]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王粲傳》:“瑀子籍才藻艷逸,而倜儻放蕩。”
[長驅徑入]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徐晃傳》:“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
[大酺三日]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文帝紀》:“饒安縣言白雉見。”裴松之註引《魏書》:“賜饒安縣田租,勃海郡百戶牛酒,大酺三日。”
[單步負笈]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邴原傳》:“單步負笈,苦身持力。”
[膽略兼人]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呂蒙傳》:“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
[膽如鬥大]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註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鬥大。”
[單復之術]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周魴傳》:“臣知無古人單復之術,加卒奉大略。”
[倒懸之患]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全琮傳》:“而士大夫方有倒懸之患。”
[當今之務]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衛凱傳》:“當今之務,宜君臣上下,並且籌策,計較府庫,量入為出。”
[德以抱怨]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劉繇傳》:“知敦以厲薄,德以抱怨,收骨育孤,哀亡湣存,捐既忘之猜,保六尺之托,誠深恩重分,美名厚實也。”
[承顏順旨]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王蕃傳》:“蕃體氣高亮,不能承顏順旨。”
[飛沙轉石]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陸凱陸胤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砂轉石,氣則霧郁,飛鳥不經。”
[焚如之禍]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明帝紀》:“人神弗右,而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傅焚如之禍。”
[憤然作色]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蔣濟傳》:“帝憤然作色而問其故,濟具以答。”
[感恩戴義]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高壁深壘]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陳泰傳》:“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銳氣。”
[功成事立]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先王傳》:“然後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
[赫赫之名]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傅叚傳》:“故當時無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後安之。”
[繼之以死]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苦口之藥]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廓開大計]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魯肅傳》:“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喟然嘆息]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崔琰傳》:“太祖貴其公亮,喟然嘆息,遷中尉。”
[老不曉事]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陳思王傳》:“植益內不自安”註:“老不曉事,強著壹書,悔其少作。”
[老生常譚]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
[囊中取物] 出自《三國誌通俗演義·諸葛亮二擒孟獲》:“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內應外合] 出自《三國誌通俗演義·姜維祁山戰鄧艾》:“忽報有內應外合之兵,蜀軍潰散。”
[起兵動眾]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吳誌·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齊整如壹]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鄭渾傳》:“入魏郡界,村落齊整如壹,民得財足用饒。”
[躬耕樂道] 出自《三國誌·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胡]昭乃轉居渾山中,躬耕樂道,以以經籍自娛。”
[進退狼狽] 出自《三國誌·蜀誌·馬超傳》:“阜敘起於鹵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安身為樂] 出自《三國誌·蜀書·秦宓傳》:“安身為樂,無憂為福。”
[有勇有謀]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董卓傳》裴松之註引《獻帝起居註》:“呂布受恩而反圖之,斯須之間,頭懸竿端,此有勇而無謀也。”
[政令不壹] 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帥賤多寵,政令不壹。”《三國誌·魏誌·武帝紀》:“吾知紹之為人,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壹,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卓犖超倫] 出自《文選·孔融·薦彌衡表》:“叔質貞亮,英才卓躒。”《三國誌·蜀書·秦宓傳》:“夫欲救危撫亂,脩己以安人,則宜卓犖超倫,與時殊趣,震驚鄰國,駭動四方,上當天心,下合人意。”
[壹葦可航] 出自《三國誌·吳書·賀邵傳》:“長江之限,不可久恃,茍我不守,壹葦可航也。”
[孜孜不倦] 出自《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走石飛沙] 出自《三國誌·吳誌·陸凱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沙轉石,氣則霧郁,飛鳥不經。”
[擲鼠忌器] 出自《三國誌·魏書·袁紹傳》:“卓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賫詔書喻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裴松之註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班與匡書雲:‘《劉向傳》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
[壯士解腕]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冢中枯骨]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先主傳》:“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肘腋之患]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蜀誌·法正傳》:“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正當斯這時,進退狼跋。”
[直言正色] 出自《三國誌·魏誌·國淵傳》:“每於公朝論議,常直言正色,退無私焉。”
[遭遇際會]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書·文帝紀》:“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際會,幸承先王餘業,恩未被四海,澤未及天下,雖傾倉竭府以振魏國百姓,猶寒者未盡暖,饑者未盡飽。”
[自新之路] 出自《三國誌·魏誌·田豫傳》:“豫悉見諸系囚,慰諭,開其自新之路,壹時破械遣之。”
[臟汙狼藉] 出自《三國誌·魏書·武帝紀》:“長吏多阿富貴戚,臟汙狼藉。”
[贓汙狼藉] 出自《三國誌·魏誌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
[舟水之喻] 出自《三國誌·魏誌·王基傳》:“願陛下深察東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駟於未盡,節力役於未困。”
[誌同道合]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漠神通。”
[周郎顧曲] 出自《三國誌·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因敵為資]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張既傳》:“今軍無見糧,當因敵為資。”
[甄奇錄異] 出自《三國誌·吳誌·步騭傳》:“騭於是條於時事業在荊州界者,諸葛瑾……李肅、周條、石幹十壹人,甄別形狀。”裴松之註引三國·吳·韋昭《吳書》:“[李肅]善論議,臧否得中,甄奇錄異,薦述後進,題目品藻,曲有條貫,眾以此服之。”
[鐘鳴漏盡]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指鹿作馬] 出自《三國誌·魏誌·鮑勛傳》:“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絀遣。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昭曰:‘勛指鹿作馬,收付廷尉。’”
[折節下士] 出自《三國誌·魏誌·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針芥相投] 出自《三國誌·吳誌·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註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
[總角之好] 出自《三國誌·吳誌·周瑜傳》裴松之註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智均力敵] 出自《三國誌·魏書·王朗傳》:“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壹舉更無余事。”
[縱虎歸山]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劉巴傳》裴松之註引《零陵先賢傳》:“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
[眾寡不敵] 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走伏無地] 出自《三國誌·魏書·鐘會傳》:“蹊路斷絕